初中数学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方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初中数学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方式探究

郭景阳

◆郭景阳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361026

摘要: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反馈。立足于数学学科,课外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运算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如何赋予课外作业新的活力、实现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背景,对初中数学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

课外作业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否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率。对此,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外作业的重要性,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实现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的方式进行有益的探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

课外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和完成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认识到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教师重新定位,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式和策略,从而发挥数学作业的最大效益。

1.缺乏多样性。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评价制度的影响,教师的作业观念还比较陈旧,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和考试结果,对课外作业的理解存在盲目性。因此,设计的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内容重复,缺乏创新性;习题陈旧,缺乏开放性。单调的数学作业使学生产生了厌倦心理,降低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作业不能发挥其效益,成为学生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2.缺乏层次性。现代教育理论的个体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弹性和层次性,即满足基础不同、智力因素不同的全体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数学课外作业的弹性化缺乏必要的认识,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作业的设计较为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符合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课外作业不适应学生的需求,作业的功能也就无法发挥,这也违背了新课改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

3.缺乏实践性。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大多采用传统的练习题和试卷形式,强调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情景呆板,既脱离了实际生活,又缺乏应用价值。学生完成作业只是为了记忆和巩固课堂知识,机械地套用公式和模型解决问题,局限了创新发展的空间,使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不利于在实际生活中举一反三。这就导致教学质量下滑,无法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正面效益。

二、初中数学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和策略

1.作业类型应注重多样化。传统的数学作业多以课本习题和试卷为主,形式枯燥,类型单一。教师要突破传统的作业模式,设计新颖多样的课外作业。可将书面作业和动手操作相结合,个人作业、小组合作和集体合作相统一,增强数学作业的实践性、操作性、调查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课外作业的效益,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作业形式应注重弹性化。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要因材施教。学生由于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智力和身心发展上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教师在设计和布置课外作业时要避免“一刀切”,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作业的起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弹性化的作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备课中,教师可将课后习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合理区分和控制习题的难易程度,选做题可不做统一要求,这样部分学生就可以缓解作业压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与其水平相适应的课外作业,对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拓展课外作业的正面功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作业设计应注重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标也提倡“学生要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意识”。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也要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具体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注重生活性和趣味性,加强知识与实践、校内与校外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养成数学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地用作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总结

课外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要充分发挥课外作业的功效,实现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初中数学课外作业的改革是漫长的过程,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课外作业,最大化地发挥课外作业的功效,需要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实际生活出发,因材施教,设计新颖多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外作业效益最大化,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胡威中学数学作业的改革实践与思考[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