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浅谈班风建设

陈爱莲

陈爱莲

摘要:良好的班风教育,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当前初中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环节出现的一些不和谐之音,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有可能会落实不到位,学校的整体工作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班风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学活动初中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沟通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历来对此都极为重视。加强初中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高效率的班级管理。

一、全力锻造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的性格、能力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尽心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单凭班主任是绝对办不到的,而应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班干部队伍组成后,班主任要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班干部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要大胆地使用他们,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及时予以帮助,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主动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中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班主任要全力支持他们开展工作。有了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就会大大减轻,班级管理就会轻松愉快,一定要下大力气促成这种良性互动。

二、加强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力求做到民主、公正

作为班主任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对你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每期我们班的“八分钟自主活动”内容的安排、共青团活动计划以及班级评比标准,都采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以便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我每月组织一次班干部集体做好事活动。例如搞大扫除等,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班干部之间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因此,组织集体活动,使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多看看精彩的世界,开阔眼界,心胸变得开阔些。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与合作的美妙,进而冲淡心中深藏的自卑。例如:一个简单的接力比赛活动,学生作为一名运动员,他既要知道竞争,又要明白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必胜的把握。但在比赛时,孩子还要接受一种教育,那就是胜不骄、败不馁。

三、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我教育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如同我国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瑷所采用的“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兴趣同宿,以便“相与讲习”,互帮互学。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帮一,一对红”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

由此,作为初中班主任,教育责任很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下功夫,找到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管理方法。教学方法万紫千红,但是自己学生能接受才是最关键的,再华丽、完美的模式,学生接受不了,一切便都是空谈,所以找到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学管理方法至关重要。当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最具有发言权,一切理论模式都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交流和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实验中学52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