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穴位贴敷治疗眩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周艳

周艳(常州市中医医院213003)

【中图分类号】R4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432-02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2例,分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均连续治疗二周,比较2组眩晕患者中医病症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3.8%优于对照组42.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6%优于对照组85%(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关键词】穴位贴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护理

眩晕是神经内科、针灸科的常见病症,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血管性眩晕中的一种类型。病变血管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其特点是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痉挛或狭窄,有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和缺氧存在。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颈部位置改变时症状加重,常伴有恶心、走路不稳等症状。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6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6~74岁,平均51.3岁,病程0.5~10年,平均3.6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4~73岁,平均52.6岁,病程0.5~11年,平均3.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两组均给予中药常规辨证治疗,治疗组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加用云南普洱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穴位贴敷治疗贴,贴于患者两侧内关、大椎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贴)。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周后评定疗效。

3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减弱;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效,阳性体征无变化。

4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相比差异显著,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护理

基础护理: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防止跌倒,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转归有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必然会出现许多负性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情绪低落、失去生活信心等,我们应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有针对地疏导病人,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尽可能消除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的心理,让病人尽情地倾诉心中的苦闷与不快,使其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尽量使病人的心境趋于平和愉悦,并争取家属的理解、支持,共同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

饮食护理: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常食用鱼、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容易助热、耗气,不宜多食。

6.讨论: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根据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等原则,治疗疾病作用的一种外治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贴敷是借助药物贴于皮部,对体表形成一定的刺激,并通过透皮吸收和经络刺激,激发并调整体内紊乱的生理功能,使各部位之间的功能协调一致,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的作用。研究表明,穴位皮肤角质层较薄,皮肤阻抗较低[2],比非穴位更容易透过药物,发挥药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主要责之于气血亏虚,肾阴阳虚;实者多为风、火、痰、瘀。中医学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之论,究其眩晕之病机,乃由风、火、痰、瘀而致脑窍壅实不通,或由气血阴阳之虚而致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故治眩晕之急,在于通利脑窍,以降逆化浊为要。运用穴位贴敷之法于内关与大椎组合,内关通于阴维脉,阴维脉联系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阳明经相合有理气和胃,降逆化浊为主,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清心、宁神、健脑等功效。本案是取之于经络学说上的传感效应,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改善脑部血供,使眩晕得到缓解。本实验结果也表明,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6.

[2]祝总骧,徐瑞民,谢君国,等.经络在表皮层和角质层的低阻抗特性及其形态学实质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88,(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