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创设的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教学情境创设的案例分析

陈霞

关键词:教学情境;案例分析;教师;学生

作者简介:陈霞,任教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

课堂教学的主题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等。本文就教学情境谈些感想。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怎样上好一节课是广大同行的共同追求。精心创设各种适当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励学生积极思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有幸在某个活动中听到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在这里与教师们共享。

一、案例分析

案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教师创设了互动游戏作为课堂引入。

课堂展示实物:一只布老鼠和一只小仓库。一只老鼠想进一仓库偷食物,仓库有两个洞口,若用纸板挡住观察视线,学生就不知道老鼠是从哪个洞口进去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兴趣。但是教师说:“如果是同学们操作我来猜,我能知道”。学生觉得很惊讶,教师请了两位同学帮助做实验,请一位同学可以任选洞口让布老鼠进去,另一位同学观察教师的判断是否与事实吻合,然后自己就转过身去,背对实验装置。经过几轮猜测,教师问这两位同学自己猜对了没有,学生佩服地说:“对了”。于是,这位教师问全班同学:“你知道,为什么我能这么准确无误地猜对呢?”同学们对此做出了很多议论和猜想,教师解释说:“原来,仓库里边有一个线圈,布老鼠的内部安装了一块磁铁,线圈通过导线与一个放在远处的电流表相连,老鼠进出洞时,磁铁使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了感应电流。同时,感应电流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方向,我就是利用放在黑板上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来确定的。”学生欣喜而又疑惑地表现出了强大的学习兴趣,教师趁势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感应电流方向有哪些规律。

这节课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如下几个特点:

这是一个有“真”的情境。真意味着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是真实,不是虚构的,体现了问题研究的价值。

这是一个有“关”的情境。有关是指创设的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也曾听一位教师说过一个案例,有一位教师为了在公开课上营造气氛,一上课就给全班同学唱了一首歌,还是一首流行歌曲,学生听了非常高兴,掌声如雷,在场的教师也深受感染,但是,一节课下来,整个教学内容与这首歌完全没有关系,这让听课教师哭笑不得,这种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创设的一种典型的无关情境。

这是一个有“趣”的情境。有“趣”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提升,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知识的魅力。

这是一个有“疑”的情境。创设出对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情绪氛围。有“疑”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如何创设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1.基于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镜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是一个教学理念。

2.注重形象性。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具体的,形象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情,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体现学科特点。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景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4.内含问题。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5.溶入情感。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现在的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都在为寻找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在一些教学中自然就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或者根本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发生。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但也不是什么教学内容都要非用情境不可。教学情境不在华丽的外表,而在于是否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思考。好的教学情境应该“短、平、快”,直奔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情境与教学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上课冷漠,那么学生听课也必然冷漠。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情感激发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虽然目前在我们的课改实验中,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真正吃透课改精神,准确把握新理念的本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相信我们一定能创设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贴近生活实际并紧扣学习主题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加澍.中学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M].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4.

[2]周三庆.中学物理实验情境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同济中学

邮政编码:315100

ACaseAnalysisoftheCreationofTeachingSituation

ChenXia

Abstract:Wittilycreatingadequateteachingsituation,optimizingclassroomteachingstructureandstimulatingstudents’positivethinkingisthedecisivefactorinsuccessfulclassroomteaching.Takingacaseanalysisofthecreationofteachingsituationinaphysicslesson,thispaperexpoundshowtocreatevaluableteachingsituationinclassroomteaching.

Keywords:teachingsituation;caseanalysis;teachers;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