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礼仪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1

爱在礼仪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牟凤霞鲍继平

牟凤霞鲍继平吉林省蛟河市天北九年制学校132525

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因此,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始于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赖配根说:“有了爱才有教育的一切。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宽容的母亲,是生命的甘霖,是生活的基石,是道德的起点。”爱培植人的意志,塑造人的灵魂,开阔人的心胸,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也要在教育的原野上播撒爱的种子,用真诚濡染、教育学生,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尊重是爱的前提

尊重是看重、重视,是一种爱,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待好学生身上,也表现在对待不够好的差生身上。好学生人人喜欢,容易受到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往往被大家忽略。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多元的角度,去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为学生创设发展的时空,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在参与中体现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

二、理解是爱的翅膀

理解是对认知对象的认同。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学生是发展中的生命个体。在与学生交往中,要真心相处,做学生知心朋友。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要学会理解与包容,心宽如海,经常进行角色换位,以一个平常心,儿童的心去看学生。要把他们当“人”来看,他们是发展中人,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大。只要我们多理解与引导,寻觅他们的优点,我们的工作就能收到实效。

三、信任是爱的动力

信任是尊重与理解的集中表现。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发展与进步,相信他们的努力与表现,相信他们的价值与力量。每个学生都具备发展的潜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我们要尽力为学生创造机会,提供场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个性,渴求知识,具有潜在的创造力,但是由于个性差异及自身的经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结构,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学生把最好的方面展现出来的那个东西。”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材施教,让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

四、激励是爱的力量

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常受表扬使孩子变得聪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激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作用巨大。十九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九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在继母的欣赏、激励之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道,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师爱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礼仪教育中,应该多理解学生,多看他们的长处,看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多给予肯定与激励,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幸福成长。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是一级教师,教务主任。平时勤于学习,乐于钻研,曾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

第二作者是蛟河市池水九年制学校一级教师,多年任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