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语言的文化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3

论媒体语言的文化性

刘凯

昭通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媒介产业的发展,随之衍生的媒介文化也日益发展。媒体语言依靠自然语言为基础,以媒介特有特点形成了媒体语言独有的特性。本文从媒体语言与媒介文化出发,阐释媒体语言的文化性;分析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当代媒体语言中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延续与背离,分析当今媒体语言之中对于传统道德的背离或媒体语言暴力行为,论证媒体语言发展、使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属性。

关键词:媒体语言;文化;语言

对于媒体语言的界定,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辩,是否有“媒体语言”这一概念?亦是争论重点。美国学者司卡莱认为:“有媒体的存在,有语言的存在,有它们之间的关系,但很难说有一个独立的媒体语言存在。”多数研究新闻语言、广播电视语言和网络语言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认为存在有自身独特规律和完整系统的媒体语言。由于叙述角度的不同,媒体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的认定也各不相同。一是认为只要是媒体传播的符号系统都属于媒体语言。其中的语言符号包罗万象:空间语言、图表语言、表情语言、着饰语言、色彩语言、特技语言、音响语言等等都在其中。二是立足于语言本位的认识,即在传媒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媒体和媒体语言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改变也反映到媒体语言中。

一、媒体语言文化属性存在的必要性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外壳和工具,与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有学者认为语言和人是“共生”的。人的交流沟通离不开语言,而语言也只能在人与人之间才能存在。

语言的文化属性是语言结构体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发布范围、活动单位、变化方式等各方面表现出它所依赖生存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种种因素的属性,是语言使用者群体的文化、习俗、情趣等的反应和表现。

媒体语言是通过多种媒体技术,向人受众进行多层次、多方向信息传播,传播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媒体语言肩负信息传达的使命,是构成多方面媒体信息交流的最基本元素。其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的语言特点要求媒体语言的结构规范、形式多元、信息准确与贴近时代。

从实质上来看,媒体语言充当着是人与人、媒体与媒体之间信息传达的工具,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信息之间的交流要求语言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和谐。语言的内部和谐依赖于语言内部每个要素的和谐以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谐。语言的外部和谐则与社会体系紧密相关,语言和人,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民族。只有语言和谐,人与人的交流就会变得顺畅,语言和谐的基础就是同一的文化背景支持。只有这样媒体语言才能起到传递信息的基本作用。

二、多种文化、需求碰撞之下的媒体语言多重话语形式

伴随着社会交流不断频繁,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区域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地域文化迅速交汇,各种不同语语言系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多重话语形式并存的现象。“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它具有可传播性、可交流性和可融合性,我国文化永不枯竭的生命原动力,就在于它能在保持自身特质的基础上,充分从外来文化中吸收营养,使自身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充满活力,光彩照人。”汉语中开始出现“英文字幕缩写”、“缩略词”等新的话语形式,英语中也开始出现新的外来词汇,比如“kongfu”。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大众媒体是语言的文化传播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大众媒体以其超强的渗透力和广泛的覆盖面,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现代媒体在语言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丰富多样的文化基础,多重话语形式和其他语言现象一样,也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文化内涵,它通过大众媒体使其文化意义得以传播。

以汉语为例,汉语多重话语形式并存体现出的是一种中西文化的融合。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而出现的多重话语形式。现阶段,尽管我国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文化方面却仍处于弱势地位,作为强势文化的西方文化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语言文字也不例外,体现在语言上就出现了多重话语形式并存的现象。

多重话语形式并存体现了核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这主要体现在方言上。随着地域之间的频繁交流,,使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也逐步加深,,很多原属于某方言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被大部分人们所使用或熟悉,取代了普通话中与之相同的表达形式,这种融合大多是由经济发达地区而来的。语言影响是文化影响的表征。

媒体语言的发展总是与文化意识、文化观念紧密相连的。在媒体语言中出现了字母词、缩略语、方言、新词新语、模仿港台腔等多重话语形式并存的现象,是正常的语言多重话语形式,媒体语言的使用规范事关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媒体语言在自然语言基础之上的“变异”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但是大众文化中却充斥着很多非主流的文化因素而抑制了主流文化的健康发展。外来文化的侵袭,本土文化的变迁,在媒体语言突出的表现就是媒体语言的不和谐现象。

使用具有文化属性性的媒体语言,能更好的促进和谐媒体语言的构建,而构建和谐媒体语言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

1、防止媒体语言暴力

所谓语言暴力就是指企图说服、控制盒强迫别人接受信息传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语用现象。“不管是性别歧视也好,对弱势人群的歧视也好,这些反映在媒体语言中的歧视现象绝不是偶然的在语言表达中。”传者把自己认知的信息态度倾向强加到报道中去,甚至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和攻击性、挑逗性的强势话语。使事件相关人在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

传统语言暴力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粗言、俗言、冷言、恶言、无言、胡言、戏言、怨言等。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可以很明显体会到:“很黄很暴力”、“史上最毒后妈”、“你笨得像头猪”、“如果换做是我,跳楼算了”以及近年来网络中流行的“傻逼”、“SB”、“TNT”,但是在媒体语言传播中,我国却一直在防止语言使用中出现的暴力现象。

“小悦悦案肇事司机因过失致人死亡终审获刑两年半”以标题中,虽然民众都对肇事司机怀有愤愤之情,但报道中却没有使用“坏人”、“冷血”等词对其进行描述;并且已经指出是因为“过失致人死亡”,道出了司机的原委,媒体不希望大众因为自我的心理预设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再想想,没有哪个正常人人会开着车到大街上去故意碾轧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由此,我们充分看出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2、防止媒体语言歧视

媒体语言的其实是多种媒介在传递信息时有意或无意给予报道客体不公正、不真实的主观评价。简言之,就是具有“污名化”、“贴标签”的倾向。这位歧视性语言的缺乏人文关怀和同情心的表现,它往往给信息报道客体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甚至给客体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歧视性语言主要表现在:1、地域歧视,即丑化某一地区的形象;2、性别歧视,即对女性在各方面的不重视、不关注;3、生理歧视,即对某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的嘲笑或不重视;4、身份歧视,即对某个职业或某个社会阶层的人的歧视。比如:“矮子”、“农民工”、农民工二代”、“残废”、“瞎子”、“女博士”、“回子”……

如近日人民网报道的:“‘再见,大脚’——中国11岁少年‘巨足缩小记”中:“身高1.35米,体重36公斤的辽宁省调兵山市11岁少年高峰有着一对43厘米长的大脚。日前,高峰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接受治疗,手外五科主任医师王彦生已经对高峰左足进行了成功的缩小手术,减小到23.5厘米。”我们明显感觉到了人们对高峰的关心。虽然是“巨足”,但媒体并没有歧视性的语言“怪”、“不可思议”、“夸张”等词来对高峰描述。真正体现了报道中的人文性。

3、防止媒体语言失信

失信即失去真实性,新闻真失去真实性就不再是新闻,而是谣言。当媒介运用一些空话,报道语言单一或脱离事实原貌,任意拔高或贬低人物时,就会造成媒体语言失信。媒体语言失信会歪曲事件所包含的信息,让人们不能准确掌握事实,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是对大众的不负责,这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表现。

4、“禁用词”背后的人文性

新闻语言作为媒体语言的重要构成部分,新闻语言的使用规范是媒体语言规范的具体表现。为了更好使用新闻语言,我国出台了一批新闻语言的禁用词,其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政府对人的尊重,对人重视和对人的肯定。如:1、在新闻稿件中涉及如下对象时,不宜公开报道其真实姓名:(1)犯罪嫌疑人家属(2)涉及案件的未成年人(3)精神病患者(4)被暴力胁迫卖淫的妇女(5)艾滋病患者(6)有吸毒史或被强制戒毒的人员;2、涉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报道,不要提及“猪肉”;3、穆斯林宰牛羊及家禽,只能说“宰”,不能写作“杀”。

新闻语言运用中,注意这些词汇的使用,会使相关的读者感到亲切、舒服,有力于其积极主动了解新闻报道,关心周边时事起着重要作用;对构建和谐起到推动作用。

语言的人文性对语言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在新闻报道的人文性语言让新闻更具特色,让新闻更有人性,让新闻更具有接受性与包容性。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发展中,文化可以给予政治和经济以伟大的影响和作用。语言是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观念符号,而文化则是语言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着。媒体语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决定这媒体事业的发展前景,社会、文化要不断进步,其语言构成必须与文化发展相适应,语言要能反应文化状态,符合文化表现欲要求,从而促进文化发展。媒体语言的文化属性的沿承;,事关社会和谐的建构。媒体语言可传播优秀的文化,对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推进作用。通过传承优秀文化,从而为拥有文化属性的媒体语言的构建提供外在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匡宇5电视新闻语言学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李宇明.语言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黄会林主编,李稚田著,《影视语言教程》[M](2004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2003,(2):68-70.

[5]李颖:《论媒体语言》,《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3期,第86-88页.

[6]姚双喜,《加强媒体语言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载《语言文字运用》2005年第3期.

[7]党婷云.媒体语言歧视现象及其原因[J].科技信息,2008,(22).

[8]宋伶俐,朴正俸.言语新词中的方言词义渗透现象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

作者简介:刘凯,(1989—),云南昭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电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