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陈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1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陈莉

陈莉

陈莉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学区城关小学7345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英语课堂注入了活力,它不仅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获得足够的英语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还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创设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安排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能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贯彻落实英语课程新标准,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

实施合作学习要求创设一个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差异参与的氛围。因此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按以下步骤实施:

1.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水平和技能等差异将学生分成A、B、C三等,将A等C等各一人、B等二人安排在一起,组成四人学习小组,从而实现“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每个组选取近期表现好的学生任组长,定期对小组长作适当调整。组员在组内分工协作,明确学习任务,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明确小组合作要达到的目标。

2.教师角色的转换。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成课堂的组织和参与者。在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和指导,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3.小组自学。

在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时,教师要及时提供学路建议,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要求学生独立整理、归纳已掌握的知识并列出未理解的知识。

4.组内讨论。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不要急着讲解,而是由学生在组内相互提高、互相帮助、共同商讨并解决问题。对个别难点,可由一人负责记录,以便在班内交流。

5.组间交流。

全班各小组轮流发言,每组派一人主讲,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一个小组在发言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从而达到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6.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结束后,要全面地对小组的学习态度、能力、效果等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对小组评价、对每个组员和小组合作技能评价等方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主动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没有那种被动听命、消极模仿、简单重复的现象,而是一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的热烈气氛。

2.合作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班级中,小组内成员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每个人都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他尊,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表现出更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独立创新。

小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善于独立思考,喜欢探索创新,进行多向思维,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小组活动进行教学,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量增加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竞争向上的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之间水平相当,地位平等,增强了学生语言交际的自信心,而且使学生有机会切磋求解、相互合作,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运用等各种能力也得以锻炼和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应不断探索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使学生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完善、更有效、更合理。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刘红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教之初》

[3]朱玮玮运用小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