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四个环节,提高考场作文分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抓好四个环节,提高考场作文分值

范燕玲

范燕玲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第二中学256800

摘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教学要求,结合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从重视阅读积累,抓专项训练,鼓励赏识为主作评价,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四个方面指导、训练学生的写作,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提高考场作文分值。

关键词:阅读积累专项训练作文评价反复修改

作文是重头戏,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赢了作文,就赢了语文”。每位语文老师,尤其是高中语文老师,都特别重视写作这一块,“费尽心思”琢磨如何让指导学生作文,以便在考场上取得高分。我觉得提高考场作文分值,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重视阅读积累,保证源头活水

作文智慧或者说立意能力归根结底要从阅读中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做学问的规律,也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阅读是源,写作是流。阅读的兼容并包,多元发散,纵横联系,融会贯通,是作文激活智能,摆脱定势,走向不凡的必由之路。[1]既然阅读积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去阅读积累呢?

我觉得语文学习建立“两本”即素材本和随笔本相当重要。素材本主要是摘抄素材。

素材从哪里来呢?

首先是教材。现在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话题来的,如鲁人版必修三第一单元围绕“至爱亲情”话题选了李密的《陈情表》和贾平凹的《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两篇讲读课文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两篇自读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不妨涉及写作中的关于亲情的素材。

其次是与教材配套的读本。它选择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的文章,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马原的《给儿子欠条》、泰戈尔的《母亲与孩子》古今中外佳作,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积累关于亲情的素材。

二、有步骤地专项训练,逐个突破写作难点

1.审题立意训练。从数字的构成来说,“0”跟在“1”的后面才有意义。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越多,数值越大;但如果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再多还是“0”。在写作中,这个“1”就是指文章的审题,“0”就是指文章的其他功力和亮色。无论你的文章有多深的功力,有多么抢眼的亮色,离开了审题准确的这个“1”,一切都霎时变成了“白云千载空悠悠”。[2]

审题准确是作文的大前提,要明确材料的重点,理清话题的界限,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文体行文训练。历年高考作文要求之一是文体特征要鲜明。高中阶段主要训练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要以情动人,使人感动,刻画形象,抓住场面描写;议论文要以理服人,使人信服,分析推理,论层展开,递进式分层展开论述最好。指导学生用最擅长的文体写作,训练行文思路,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段与段之间注意过渡衔接,注意材料的剪裁,详略得当。

3.文采提升训练。“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所谓语言有文采,就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的语言标准。[2]

作文语言首先要用词准确,衔接自然,语意流畅。发展等级对语言要求更高,有灵动的文采,优美的意境。文采提升,可以通过语言表达题,如仿写、扩写句子来强化训练。

三、鼓励赏识为主,做好作文评价

教师批改作文任务繁重。思路转变一下。作文批改可以生生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评价,针对性会更强些,如果时间允许,当面批改效果会更好一些。

评价一定要以鼓励赏识为主。学生互评,可以从身边寻找到学习借鉴的榜样,互相取长补短,学到从教师那里学不到的东西。找寻亮点,点评到位,使亮点更亮;找寻缺点,交流改进。

教师一定要认真写评语,学生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多写鼓励赏识的话语,要具体真切,发自真心,让学生们怀着热情去写作。

四、作文要反复修改,千锤百炼出佳作

修改是学生作文提升的关键。在立意选择、材料剪裁、句式运用、语句表达、词语推敲、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只要存在问题,一定要精心修改。修改完成后再交上,教师再批阅,再查找问题。有问题的作文,继续修改。

让学生比较初稿和修改稿,学生会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一种成就感。每次作文都如此彻底修改,何愁作文水平得不到提升呢?

以上就是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浅薄的见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然后给学生以方法指导,剩下的就是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地去写,反复修改,在不断的修改中增长作文经验。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崇明中学白晓旭《高中语文专题阅读背景下作文立意开掘指导的实践研究》。

[2]孙治平《高考作文“临门一脚”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