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读书卡,浓浓读书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1

小小读书卡,浓浓读书情

牟煜冬

牟煜冬重庆市万州区王牌小学404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可见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因此,我们不仅要以课本为主线教学,更要唤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把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打开学生的视野,把阅读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当今社会,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读书卡就是学生阅读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有效工具。如何利用好“小小读书卡”,教给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更好地落实课标精神呢?

一、活制读书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卡片虽小,也比较简单,但制作时若不掌握一定的方法,也会影响学生读书的兴趣,给学生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为此,首先就应掌握小小卡片的正确制作方法。卡片的制作有四种:一种是自己动手制作。卡片不需过分讲究,用稍厚、硬质书写纸即可。有条件的也可直接用计算机专用打印纸,这种纸较硬又厚。第二种是从文具店购买来的专制卡片,上面已印好“类别”、“编号”、“标题”等栏目字样,也可考虑,适合低年级。第三种是文具店购买的彩色卡纸,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造型,勾勒出简单的线条,再裁剪下来直接填充内容,免去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构思绘画涂色等步骤,做起来更直接方便(适合中高年级)。这类读书卡的特点:漂亮美观,读写结合,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种表格,适合高年级。它更简便易行,可以直接用word的形式制作出统一的模板(或者手绘也可以)。学生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就填写一次,最后将每一个阶段的读书感悟装订成册,就是学生的收获。这种读书卡经济适用,简单易行。

二、巧编排栏目。读书卡的内容,很多人都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学者所做的读书卡片上内容大致有五个方面:摘录、提要、索引、回忆和心得。那么,作为小学生的读书卡栏目怎么编排呢?首先,根据学生年级特点、知识水平、书写能力来定。一二年级,适合用摘录的方式,如读了一篇文章,可采用如此方式:文章名、作者、班级、姓名、时间、好词(5—10个)好句(1句)、运用(用喜欢的一个词造句)。这样的内容既便于孩子的思考,又不会给孩子增加学习的负担,孩子们自然会乐此不疲。中年级适合提要,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好词好句数量增加(选2—3个喜欢的词写一段话),还应增添文章主要内容、好段。高年级适合心得,在中年级的基础上,侧重在读文后的感受体会表达方法等。

三、重评价交流。学生制作了读书卡一定要记着评价,因为积极的评价是激励学生继续读书最好的方法。每次可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现场点评,放大优点,缩小不足。也可以进行张贴展览,如读书卡“百花园”展,让学生看看、比比、评评、议议,从而取长补短。或者让学生动手写写“我的读书卡”,每月进行精美读书卡评比活动。鼓励提议学生整理自己的读书卡,用它装饰自己的小空间,挂在墙壁上;或者装订成册,让学生特设一个漂亮的盒子,再起一个好听的或是简约通俗些的名字——“读书大本营”、“我的读书空间”等,或是诗情画意一些的“撷一缕书香”、“我是一条遨游书海的鱼儿”、“轻轻呼吸,这里书香袅袅”等,让学生充分尝到阅读与制作读书卡的甜头。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读书就不只是在内心,也在您的关注下留下了深刻美好的痕迹。为了做好读书卡,学生读书的热情才会不断高涨,从而养成认真读、留心记的习惯,设计出的读书卡更是融文字、图画、设计于一体。学生们在做好的卡片上写上自己读过的书目、作者、内容和感悟,读书卡上每一个工工整整写好的字、每一处花边的细心描绘都体现了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总之,“小小读书卡,方寸知天下。”看着一张张读书卡,它仿佛变成了一本本漂亮的书,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它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发挥。学生在书写感悟中学习进步,促使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启迪智慧,化解疑惑,升华感悟,丰盈内心,充实自我。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让读书卡为学生的阅读添彩,让读书卡为学生的幸福阅读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