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张彬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教育办公室271100

当今中国,人文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思和指出,青少年面对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而心灵世界的认识与完善主要是通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与熏陶。青少年首先从文学来认识人的心灵世界,随着慢慢的深化,就会涉及文史知识与哲学,进入整个人文学科。读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基础,学会读书,就是学做人的一条必走之路。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做人。离开了提高人文素质这一目的,语文将显得多么苍白。引领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畅游,感悟其思想精神魅力,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品位,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内容这个载体,“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一、挖掘人文内涵,树立阅读人文观

文学是人学,是写人的,也是为人而写的。文学最根本的仍是深入到人的心灵,给人以启发或引导。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是文学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文学是人们一种自救与自娱,是在物欲、实用、冷漠日盛的情势下对人性的呼唤,对人间纯情的期盼”。

作为人学、人文素养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教学,我们就要充分挖掘文学的人文特征,从而唤醒学生的人性,充实学生的人间纯情,培养高尚的价值取向,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社会的人。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初步进入情感,到引起情感的渗透,到最后产生共鸣的逐渐积累人文精神,积淀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祝福》时,我从吴越民间习俗和中国传统文化入手,把学生引入“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的观念之中,让学生联系社会现实,体味出祥林嫂生活的鲁镇正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社会,反映“儒治”的代表鲁四老爷,人们对祥林嫂是否“干净”的“道治”,祥林嫂被迫捐门槛的“佛治”,构成了鲁镇的环境。通过祥林嫂的“被吃”,逐个宣判了传统文化的死刑。再联系《狂人日记》对传统文化的指控还只限于“儒家礼教”而略显单薄、直露,但在《祝福》中对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批判拓展到“儒释道”三家,其表现风格也由激情的呐喊变得更为深沉而富有理性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才是真正引起我们深思的东西,也是我们深入阅读课文的基石。尤其是今天,当中国传统的网已经残破,当代青年已不会像旧文人那样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去审视世界的时候,引导学生认同祖先文化,让他们了解“我是谁”“我从哪儿来”,从而唤醒他们的人性,充实人间纯情,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责任以及人生价值的取向,是阅读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阅读教材,提高学生素养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文作者往往以感情著文,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作者感情的波澜,流露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利用阅读教学,选准切入点,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默读、诵读、浏览、精读的方法,在阅读中去感受和领略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文情怀,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我的信念》作者居里夫人对金钱、对生活、对工作、对科学的态度,就是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好素材。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金钱至上,使一些青少年深受其害。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高尚品质和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会给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理想》,我启发学生:理想既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种牺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小要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传授,在孩子的心灵上绘上了一道道美丽的色彩,帮助孩子选择人生、思考人生,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三、内外结合,开拓人生视野

读书可以增知,可以长识,可以明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固然以课内文章的学习为主,但光靠课内文章的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我们必须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做到内外结合,开拓学生人生视野。

要自由选读,触发兴趣,养成习惯。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其阅读兴趣的指向、爱好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喜欢读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趣味浓的通俗故事,有的学生喜欢看知识性较强的百科全书,还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情感细腻的校园文学、跌宕起伏的各类小说……在学生前期的阅读阶段,教师对学生看什么可以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充分地选书阅读。学生在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时,往往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能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随之逐渐地养成,阅读能力也渐渐地增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在这样的阅读中慢慢地积累、丰富从而提高。

与书为伴,勤于阅读,汲取源头活水,是阅读教学的成功之处,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相信阅读之路会越走越宽。

——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