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05
/ 1

辨析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疾病

丁伟

辨析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疾病

□河南省罗山高级中学分校丁伟

人们往往认为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后天出现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也有人认为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无家族性的散发疾病就不是遗传病。事实上,并非如此。

遗传性疾病:是指人体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包括基因和染色体,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包括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遗传病种类繁多,已发现的估计有6700种左右。有些遗传病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如21三体综合征(即先天性愚型)、多指(趾)、脑积水、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无肛门、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白化病等。但有些疾病在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例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要到儿童期才发病;先天性肌紧张症一般到青春期,在寒冷因素的刺激下才诱发出现;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一般在35-40岁发病;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直到青春期因无月经或不孕就医检查后才被发现。

先天性疾病:是指未出生之前或生下来就存在的疾病。如果是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但有些被确诊的先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而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某种因素影响,例如大剂量X射线照射、病毒感染、嗜烟、酗酒、缺氧、应用某些药物等而使胎儿发生某些缺陷和畸形;父亲也可能通过精子将有害因子带给母亲而影响胎儿;母亲在妊娠3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白内障;母亲感染了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和梅毒等都可传给新生儿而导致先天性感染;胎儿在子宫内受天花病毒感染,出生时面部就会留有瘢痕;一种可减轻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导致胎儿发生海豹肢畸形等。这些虽然是先天性的,但这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并非基因改变所致,也不能将它传给后代,因此不是遗传病。所以说婴儿出生时所患的疾病并不等于是遗传病。

家族性疾病:是指一个家庭中多个成员都表现出来的同一种病,即某一种疾病有家族史。在遗传病中显性遗传病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家族性倾向。例如,并指、多指(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常常表现出家族性。但有些遗传病也不一定表现出家族成员聚集史,例如,隐性遗传病,由于患者的父母都是杂合子,所以表现型都正常。在患这类遗传病的家族中,由于发病的机会较少(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发病),所以家族中的病例常常是散发的,难以表现出家族性倾向,如果不是近亲结婚,往往在几代中只见到一个患者。我们所熟悉的苯丙酮尿症,患者家中往往几代都无此病患者,而且该病患者的双亲外表都正常。相反,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员,由于生活条件相似,某些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疾病也可以表现出家族倾向。如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环境低硒引起的大骨节病、还有一些寄生虫病及烈性传染病等,这些都可有家庭中多人发病的情况,但不能认为是遗传病。所以说家族性疾病也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此外,由于每个人遗传性的不同,也可表现出对某些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不同,只要遇到一定的条件影响,就可能发生相应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以及某些肿瘤的发病常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即具有遗传素质,是否发病还要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另有一些遗传病,则需要环境中一定诱因的作用下才发病,例如半乳糖血症,必须是纯合隐性的婴儿吃了乳糖以后才发病;蚕豆病患者只有吃了蚕豆才能诱发溶血性贫血等。

综上所述,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中的许多疾病都与遗传病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些疾病不都等于遗传病。因此,判断是否为遗传病,不能单从出生时是否有病症来决定,要根据本人的症状、实验室检查、家谱分析、地方病调查等来判断是否是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