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班组文化建设促企业文化落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抓班组文化建设促企业文化落地

邢璞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70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使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管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最基层的班组和岗位落地生根,用共同的目标远景统一意志,引领行动,实现岗位价值增值,放大文化管理效应。在实践中实施文化制胜战略,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重心向基层转移,促进企业文化落地于班组、扎根于岗位,实现了文化与管理的有效融合,探索了一条企业文化理念渗透、行为养成、管理增效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基层建设;班组文化

企业界常流传一句话,“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此言非虚。现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付诸于实施和推广,可见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什么是“班组文化”

在开展班组文化建设的初期,有些班组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即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复制“企业文化”作为“班组文化”的范本。这样虽不乏文化共性的内容,但却往往因个性缺失而导致员工对文化的认同减弱,貌合神离,最终出现“两张皮”现象。到底什么才是“班组文化”?在百度上搜索“班组文化的定义”,惊讶地发现结果有446万个。可以说,一千个班组就会有一千个“班组文化”。这些“班组文化”通常是以班组成员为主体,在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下通过沉淀、提炼、强化等一系列活动形成的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基层文化。

这里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两个认识问题:一是要认识到班组文化和企业文化是支流和主流的关系,企业文化对班组文化有指导作用,班组文化是对企业文化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二是要认识到班组文化必须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班组文化要符合时代潮流,否则就会成为企业文化落地的绊脚石。

二、班组成员的素质是班组文化建设的奠基石

班组成员的素质体现在班组精神上。一个班组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就是一个小团队,就应该有一个团队的精、气、神。班组精神是班组文化的核心,是班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的总和,是班组精神风貌的展现,是班组内部团结亲和的凝聚力和班组发展的驱动力。班组成员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相互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这种班组精神又能够增强班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使得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形成“班组命运共同体”。

三、班组长的整体水平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推助器

班组长是企业最前线的指挥官,处于“兵头将尾”位置,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班组文化建设工作的好坏。一个好的班组长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要有管理意识和指挥意识,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意识,没有一定的现场指挥能力,没有一定组织能力、鼓动能力,是搞不好班组工作的;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行动去影响大家、激励大家,得到大家的拥护和信任,建立自己的威信;要熟悉业务、技术过硬,比其他人学的多一点、深一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指挥生产得心应手;要坚持原则,公正公开,通过奖惩手段的正确使用,使班组员工的价值和作用真正体现出来;要关心职工,以诚取信,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四、班组制度文化建设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指示牌

班组是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员工通过制度执行和反馈,会对企业文化具有相当的认知。文化通过制度反映出来,制度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健全完善的班组管理制度,是促进班组建设的有力保证,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首先,营建班组制度文化建设,可以充分调动全员的约束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实现规范系统的保障。

五、班组人性化管理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润滑剂

班组的人性化管理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人为本,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将“人情人性”融入管理,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营造一个尊重人,尊重组员的良好氛围,人性化管理可以加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加强团队合作,激发员工的自信和满意度,从而使每一项管理目标落在实处,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营造和谐氛围是增强班组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一人有难大家帮,着眼员工实际困难,强化班组情感基础;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创造良好生产条件;在日常管理中制定规章制度、细则尽可能详尽,做到切实可行。

六、班组的技术文化建设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提速器

民航行业属于高技术行业,必须提高一线操作工的技术水平,使其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随着企业发展,操作设备不断更新,生产一线岗位已从原来以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主渐渐转变到有科技含量的脑力劳动为主,将来的工作更是要靠技术支撑的。科学地抓好班组的技术文化建设,必须开展好三项活动:一是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二是班组质量管理活动,发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三是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班组内部应在竞赛的深度、广度和竞赛的方式上下功夫。可以结合本班组的工作自行开展小型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班组成员作为劳动竞赛的参赛主体,应该珍惜每一次参赛的机会,通过参加竞赛,检阅班组成员的水平,与其他班组成员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七、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护航灯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强有力支撑。班组安全是企业安全的基石。

其次是抓制度落实。要严格贯彻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工作规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和安全考核奖惩制。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让职工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使广大职工成为安全文化的传承者,从而将他们的安全素质提高到更高的层次,构筑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安全长城。

第三是抓安全活动。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长期性。安全活动主要有安全生产文件、安全通报,及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知识、“习惯性违章”纠察预演、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讨论分析事故典型案例,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开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及自我保护能力训练,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危险预知活动等。各班组根据安全守则制定月度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同时结合各岗位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岗位实际的活动安排,通过安全活动的进行,增强安全事故的控制和解决能力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结语:

总之,将企业文化通过班组这个“小细胞”进行渗透,其实就是将其抽象、理论的东西具体化、可操作化,经过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的过程,这绝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动态发展的深化过程。只有成百上千的“细胞”被激活,才能使企业的基础管理得以夯实,基层团队活力得以激发,促进企业文化落地,企业才能真正成为根深叶茂的常青之树。

参考文献:

[1]赵琪.抓班组文化建设促企业文化落地[J].中国民用航空,2014(4):72-73.

[2]袁景安.从班组建设抓起促企业文化落地[J].中国煤炭工业,2012(7):70-71.

[3]何顺红.抓好班组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发展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4):43-43.

[4]王宏志,任燕.浅谈促进企业文化在班组“落地生根”[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