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其心理护理

张玉珍

张玉珍(内蒙古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273-02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截瘫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针对截瘫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截瘫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截瘫心理表现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之中,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1]。

截瘫是一种严重的残疾,损伤平面以下肢体感觉和运动缺失,同时伴随有各种功能障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我们针对截瘫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及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使其顺利度过心身调节过程,重新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1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形式

1.1恐惧焦虑型由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当意外事故,突发事件发生时,患者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表现为愤怒、绝望、焦虑、恐惧和不知所措,心理失去平衡。

1.2理想心理型表现为拒绝承认现实。病人和家属充满着幻想,病人总认为自己会治愈出院。

1.3悲观失望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双下肢仍没有知觉,功能几乎丧失,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消极沮丧,甚至不配合治疗,有轻生的念头。

1.4默认迫切型多数病人能承认疾病的预后,积极配合治疗,经常反复询问自已的病情,迫切知道检查治疗的结果,期待治愈。

1.5依赖型病人的自理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是个较漫长的时期,患者常表现为焦虑痛苦、失眠、抑郁、自我形象紊乱等等。

2心理护理措施

2.1由于截瘫患者发病突然,使患者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加之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短期内治疗效果又不明显,护理人员应该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在生活上做到周密的照顾,解除病人的顾虑,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定期不定时查看患者,并随时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及时让患者知晓病情治疗情况。通过与患者多沟通,找出患者的心理纠结和矛盾,采取适合的语言和行为来开导患者,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正确对待并接受事实。

2.3截瘫患者大多是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大多有自卑感和渴望得到同情的欲望,护理人员除应及时给予应有的生活照顾外,还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工作积极主动,热情周到,不怕脏,不怕累,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使患者在生活上感到有依靠,感情上有温暖,心理上有支持和同情,充分感受到人世间还是这么的美好,从而放弃轻生的念头,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截瘫患者多数丧失生活和劳动能力,所以护理人员要不厌其烦地列举其他伤残人员的先进事迹,鼓励和感动他们,使之在心理上战胜伤残,身残志不残,有很多事你们也是可以胜任的,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5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对家属进行适时的沟通,了解其对患者情况的心理动态,给予及时恰当的心理关注,鼓励家属去帮助患者接受现状,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各种治疗。

3心理护理后的评估

3.1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随时掌握截瘫患者的心理表现,并适时给予心理治疗与指导。必要时和家属一起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截瘫患者功能独立程度的评分。

3.2心理护理可提高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截瘫患者的心理调适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更有安全感,更能帮助、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从而减轻家属和社会的负担。

3.3对截瘫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缓冲他们的紧张情绪,使他们走出自身的误区,正视病症、无畏残疾、心情舒畅,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与正常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样会给每一位患者带来莫大的精神鼓励。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医疗护理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对截瘫患者进行健康正确的心理护理与临床治疗是同等重要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截瘫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躯体功能状态,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第四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