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护生《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浅谈高职护生《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方法

冯福静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106

【摘要】《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临床护理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现行医疗系统环境下,人们对儿科护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职业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整体提高竞争力,成为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面很广。本文从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改善实验实训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析,提出一些教改措施。

【关键词】高职护生;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儿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护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临床实习及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基础。作为任课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大难题[1]。本文通过分析三年制高职护生的特点及《儿科护理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教学改革方法。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一)教学过程以“教”为主

一直以来,《儿科护理学》的教学都是重理论轻实践,课堂学习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一切,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会学不会用,不能将理论知识真正融入护理实践工作中。长期下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增强,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高分低能,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收效甚微[2]。

(二)学生学情普遍较差

三年制高职护生都是高考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校期间对学习也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他们对课程知识不感兴趣,在课堂上多是被动学习,上课无精打采,甚至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等。而一些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管理也比较松散,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实验实训设备条件有限

由于《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内容较多,学时紧张,因此实训课的学时很少。加之我院护生数量较多,实训室的使用超出负荷。目前儿科实验实训室的教学设备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模拟儿科病房,学生无法在学校学习太多的儿科实践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平时很少有临床见习的机会,只有最后一学年才到医院实习,因此有些实验实训课、临床见习课程难以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儿科护理实践操作技能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我院高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愈加繁重。而我院的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部分老师是直接从医学院校毕业就到校任教,缺乏临床经验,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这也使得教学和临床脱节,学生不能掌握到最新的临床医疗技术发展和操作知识,导致学生上了临床以后手足无措,无法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此外,由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繁忙,到临床参与实践的机会和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自身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的选取必须和临床接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突出护理程序的运用。我校使用的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张玉兰主编的《儿科护理学》,是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护理专用。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突出实用、够用。其内容以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贯穿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并在教学内容当中适应穿插学科知识点的新进展。

(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吸收率。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是结合教学任务,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实施任务,并对所达到的目标进行评估的一种教方法[3]。儿科护理教学运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自主感,而不是一贯的依赖老师的讲授进行学习。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强调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通过学生切身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得到综合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提供的各种信息去发现、探究及解决问题。《儿科护理学》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需要,创建一个情景,让学生融入情景,主动完成学习。

3、病例教学法

上课时教师先展示典型的病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讲解。老师在讲授每个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时,始终注意将病例的问题贯穿于其中,不断地设疑,启发,适时提问,再进行讲解。这样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紧密地合,既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4]。

4、微课程教学法

微课程教学法是现阶段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是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它是由任课教师设计微课程内容,以辅导为主,课内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外学生通过课程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方法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的单一化,丰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更加方便快捷。

(三)不断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学院应在原有的实验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建立儿科护理实训中心等,还应增设大量儿科实验实训设备和用物,增加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护理人才,学院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可以有计划地分批输送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或定时到医院参与临床实践;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授课教师,参与儿科护理教学,并实行“老带新”制度,使年轻教师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中不断接受新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加强临床兼职教师的培养,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教学水平较高的课程教学团队[5]。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等护理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多。作为培养护生的高职院校,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进步,探寻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袁爱娣,陈芙蓉.高职学院内外科护理学合并教学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9,24(4):84-85.

[2]龙桂萍.中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4):94-96.

[3]林秀芝,王慧玲等.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0(32):58-59.

[4]蔡秀芳,王小革.提高高职班健康教育病例讨论教学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54.

[5]高薇,孙静,刘洪.高职高专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整合利弊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24(2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