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谈小学班级安全管理工作

曾颖彦

曾颖彦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中心小学校644000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2-029-01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学生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每一位学生家庭的幸福。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必须全面负责所带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结合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加上好动好奇,胆大心粗,不知危险,课下追逐打闹,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等这些不安全的因素,认真探讨新时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免伤害的能力。为此在班级安全管理中要努力做到:

一、大力宣传,让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强化安全意识,形成安全制度。措施具体,常抓不懈,事事讲安全,时时抓安全,要讲的到位,要抓到关键处,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督查与考核结合,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二、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床铺、水、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或物业管理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三、教给学生自救自护的知识。

学校要教给学生自救自护的安全知识,让学生牢固树立自护自救的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掌握自救自护的佳能,锻炼自救自护的能力。在面对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时,能用学到的有关安全知识,地进行自救自护,机智勇敢地处置危险。

其一,教给他们用电防火的知识。知道安全用电,不用手或导电物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不用湿布去擦拭电器,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判断电源,不随意拆缷安装电源、线路、插座等。发现火灾应立即拔打119报警,一旦身受火灾威胁时,要冷静彩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走。逃生时,用湿毛巾或口罩保护口、身及眼睛。

其二,教给他们网络安全、防盗、防骗的知识。不要把自己的有关信息告诉他人,外出时要注意安全,遭到胁迫时,不能硬拼,必须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求得他人协助。力量悬殊时,应记住歹徒相貌、特征、路线,寻找机会脱身,并拔打“110”报警。

其三,教给学生饮食卫生常识。教育学生不购买“三无”产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不随意购买劣质食品和饮料。

其四,教给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办法。打雷时,要掌握避雷常识,不要站在大树下。地震时,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用被子、枕头等物护住头部。如果是楼房,最安全有效的办法是迅速躲到两个承重幸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不要跑到楼下。

其五,教给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要教育学生行人靠右,不乱窜公路。

四、加强防范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1、设施防范。在班级管理安全防范工作中,首先确保教育教学设施的绝对安全。重视校舍安全、设备安全、道路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做到防患于未然,从硬件设施上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充分利用学校安装的消防器材、防盗器材,对学生进行使用、管理技能培训。经常对教室的电力、墙体、卫生进行自查。并严格执行《一日三查制度》的落实,节假日锁好教室门窗,确保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管理防范。作为班主任还要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如:在班上成立以班长为组长的学生安全保卫小组,统一思想,加大管理力度。做到:“安全第一”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让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熟记《交通安全公约》、《安全走路歌》、《安全骑车歌》、《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十不准》及《学校十项安全教育》等;并对学生实行离校请假制度。要求学生在离开教室前要关好门窗、电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电源,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3、开展禁忌教育、制止违规行为。如:A、禁止学生进入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以及营业性网吧等不适宜中小学生活动的场所。B、禁止学生打牌赌博、盗窃勒索或抢夺他人财物。C、禁止学生参与或组织非法团伙,聚众斗殴,寻衅滋事。D、禁止学生谈情说爱或充当介绍人。E、禁止学生私自外出到河里游泳或参与一些危及人身安全的活动。F、禁止学生未经班主任批准私自外出或出走。G、禁止小学生骑摩托、自行车上下学。H、禁止小学生携带火种。此外,对学生还要进行“四禁四不”教育,即禁止学生攀高弄险、翻越围墙;禁止学生收藏或携带管制刀、棒等危险器具;禁止学生在走道、楼梯追逐打闹;禁止学生在教室、宿舍乱拉电线、使用电炉、“热得快”等电器。不买“三无”食品;不横闯交通要道、攀爬运行车辆;不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在非活动区域进行各种球类活动。

综上所述,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