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范学校《教师口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浅谈师范学校《教师口语》教学

孙兵

孙兵(潍坊师范学校,山东潍坊261100)

口语教学是对师范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应该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教师口语》是五年制师范学校的重要必修课,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课。推广普通话和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国家重要的语言文字政策;正确掌握并使用普通话,具有一定的方言辩证和推广普通话能力,是师范教育对合格师范生的基本要求之一。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训练是前提,贯穿本课程始终。而口语交际是一种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口语交际能力对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教师是以口语为主要手段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特殊群体,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教师口语》的意义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从事的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崇高事业。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性质,不仅要求教师在道德、人格、学识、修养、能力等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而且要求教师在言语表达方面也要为学生树立楷模。真正要树立榜样,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榜样的存在,而且要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并以此为目标而努力。

二、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学习《教师口语》的目标

当学生端正了对口语学习的态度后,还有对口语学习的定位问题。从不同方言区来的同学,大多受方言的影响。受方言影响较重的同学,甚至没有学好普通话的信心。如能解决定位问题,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普通话的认识,树立起学好普通话的信心。根据调查,大多数受方言影响严重的同学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都有像是在学外语的感觉。拿学普通话和学外语进行一番比较常常是解开学生疑惑、加深学生认识的好办法。

所有学习普通话的同学和老师都处在一个以自己的现有基础向普通话这一人为标准的前进过程中。在这过程中,师生不断地纠正方言的影响,不断地接近这个标准。对普通话的正确认识,能帮助学生向正确的目标行进,从而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相应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口语》的学习动力

口语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本人,这是口语教学的内因。教师所考虑的一切改进口语教学的措施都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习者总因素中又包括着各种因素,如性别、年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技巧等等。教师不能离开学习者的这些因素而只谈口语教学。

《教师口语》口耳之学,言语之功,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脚踏实地的口语训练是不可能轻易学好的。学习《教师口语》,只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努力做好课内学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课外训练的目的是加大训练的数量和频率,使学生在多读、多说、多听、多练中将知识自然地转化为能力。

有一些同学因为害怕,不敢上台面对其他人说话。像这样的情况,不是简单的加强训练就可以解决。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一步进行语音辨正的基础上,首先需要引起这些学生开口说话的愿望,将开口说话由外在的要求变成内在的需要。这里还要谈到榜样的作用。除了教师以身作则外,还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的演讲家、辩论家的成功事例,通过总结成功经验,揭示“成功”的可行性,激发他们的“成功”愿望。最重要的是身边的同学树立的榜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榜样告诉他们:只要努力,达到较好的口语水平没什么不可能的。

四、教师的口语表达应更具情感性

情是教育的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语言要打动学生,就要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具情感性,以声传情,注情于声,声情并茂。当教师满怀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激情从事教育活动时,他的语言自然会充满感情,他所传授的知识、论述的道理自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印象。加拿大小学教师伦纳德夫人对畸形丑陋的小女孩说的“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那一句饱含深情的话,对小女孩的健康成长所产生的神奇力量,就是有力的证明。

教师要使口语表达具有更强的情感性,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首先要动情。因为教师只有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教师的语言只有饱含真情实感,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性,才能使学生为之感动。

在上述解决学生在口语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但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口语教学的内因。教师要能够从中发掘出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