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超声检查对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游培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功能科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穿孔组(32例)和非穿孔组(40例)。进行超声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超声图像表现。以手术判断为标准,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阑尾穿孔。结果:穿孔组阑尾平均直径明显高于非穿孔组,(t=3.188,P<0.05);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灶性连续性中断以及腔外气体多次反射回声,对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P<0.05)。穿孔组盆腔积液及肠间隙和右下腹局部强回声明显高于非穿孔组(t=3.188,t=7.016,t=8.128,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在鉴别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上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穿孔性鉴别;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124-02

急性阑尾炎以急性、发展快速为主要发病特征,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会出现右下腹持续阵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发病时常常承受较大痛苦。如果阑尾炎患者治疗不及时,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1]。急性阑尾炎的穿孔发生率达到19%以上,儿童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差,穿孔发生率更高。非穿孔性阑尾炎可通过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多,一般需要保守治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目前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主要方法为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检查确诊[2-3]。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上有着较高的准确率,是当前临床诊断的常用方式,但存在辐射、费用高等缺点。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在疾病的诊断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穿孔组和非穿孔组,分别为32例和40例。穿孔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84岁,平均年龄52.1±7.6岁。非穿孔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86岁,平均年龄53.4±8.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所以患者均经我院常规超声检查确诊,情况复杂且难以确诊患者经反复检查后确诊。参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合并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其他重大疾病患者。(3)对超声检查造影剂过敏患者。

1.2方法

超声检查仪器选用AloKaSSD-5500S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2名具有资深检查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检查过程中,所有患者均采取仰卧位,探头频率使用3.0~12.0MHz,采用横向、纵向、斜向多层次扫描。检查时使用低频探头对患者右侧腹部进行扫描,对患者可能病变的位置适度加压,需要重点观察右下腹麦氏点。对于肥胖者和病变位置特殊者,尽可能选择高分辨率低频探头(3.5~5.0MHz)检查。观察并记录阑尾最大直径、周围脓肿、阑尾黏膜下层、阑尾腔内粪石、局部肠间隙及盆腔积液以及气体多次反射回声。如果在手术中遇到阑尾穿孔而检查报告显示未穿孔,则定义为误诊,认为患者阑尾穿孔。

1.3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1.0系统对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经过超声检查后,对穿孔组与非穿孔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穿孔组阑尾平均直径13.46±3.22mm明显高于非穿孔组平均直径为10.94±3.42。(t=3.188,P<0.05);穿孔组阑尾周围脓肿总共12例,占全组37.5%,非穿孔组无。(χ2=18.000,P<0.05);穿孔组盆腔积液及肠间隙总共25例,占全组78.1%显著多于非穿孔组的19例,占全组47.5%。(χ2=7.016,P<0.05);穿孔组阑尾壁局灶性连续性中断或回声失落总共18例,占全组56.3%,非穿孔组无。(χ2=30.000,P<0.05);穿孔组右下腹局部强回声总共27例,占全组84.3%显著多于非穿孔组的21例,占全组52.5%。(χ2=8.128,P<0.05);穿孔组腔外气体多次反射回声总共12例,占全组37.5%,非穿孔组无。(χ2=18.000,P<0.05),如表所示。

3.讨论

穿孔性阑尾炎是阑尾发生坏死穿孔的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的穿孔发生率非常高,儿童与老年患者穿孔发生率要更高一些[4]。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显像能力明显改善,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上不断提高。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阑尾炎患者,分为穿孔组和非穿孔组,进行超声检查并得出图像表现,探讨了超声检查对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穿孔组阑尾平均直径13.46±3.22mm明显高于非穿孔组平均直径为10.94±3.42。(t=3.188,P<0.05)。在超声检查时,我们发现阑尾平均直径与阑尾炎是否穿孔有着紧密联系,阑尾平均直径在阑尾炎穿孔性与非穿孔性的鉴别有很高的特异性。穿孔患者的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灶性连续性中断以及腔外气体多次反射回声对阑尾炎是否穿孔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穿孔组盆腔积液及肠间隙和右下腹局部强回声明显高于非穿孔组(t=3.188,t=7.016,t=8.128,P<0.05),能作为区别阑尾是否穿孔的判断指标。另外,患者阑尾腔内粪石、阑尾周围肿胀、局部探头压痛以及反跳痛在区别患者阑尾是否穿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我国当前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方法为参考患者病情自述,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和后期相关检查进行确诊。在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受多种疾病影响,如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往往会产生其他并发症。急性阑尾炎的复杂性,对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上有着较高的准确率,但有辐射、费用高等缺点,对于幼儿、老人和经济困难者的疾病诊断都存在困难。近年来,超声仪器性能不断提高,成像更加清晰,为超声检查提供了良好基础[5]。本研究结果显示,阑尾平均直径、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灶性连续性中断以及腔外气体多次反射回声等多个指标上对鉴别阑尾炎是否穿孔上都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6]。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是在鉴别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上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对鉴别诊断阑尾炎穿孔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苏五一,苏俊生.超声检查对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5):77-78.

[2]王世平.超声检查辨别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9):00082-00082.

[3]刘建新,陈勇,赵珊珊,等.超声鉴别儿童穿孔与非穿孔性阑尾炎[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7):1050-1053.

[4]佘凯.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6(22):126-128.

[5]沈燕玲,蒋敏姬,陈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9):434-434.

[6]刘兴斌,周冬梅,梁玉玲,等.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淮海医药,2014(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