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浅谈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王龙素

王龙素辽宁省凤城市第七中学1181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注重差异、永爱实施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班主任工作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效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嘘声都是独身子女,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变化,社会阅历的扩展,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多年的时间,笔者认为从以下五方面来做,效果比较显著。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

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有学生所生活的环境造成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溺爱型。一些独身子女在家里被家长众星捧月般地娇宠着,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动手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自信心也差。二是功利型。分数和升学率是家长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学生除了完成书本作业外,还有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减负,减负,实际并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三是缺爱型。有些学生失去一方亲人或家庭生活困难,缺少父爱、母爱,遭受打击,心理受到创伤,容易产生妒忌、不满、孤僻等心理。

针对以上这几种情况,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班上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让学生互相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建立起平等、友爱的合作关系。其次,是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读、问、思、议自己去寻找规律,解决问题,总结方法,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是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举行讲故事、爱家乡演讲比赛,或结合当前重大政治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充分发扬自身的优点,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

二、注重差异、永爱实施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般的思想品德德育不同,它更多地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施教。对于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与关爱、理解和信任等有关,因此,要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用和蔼的态度,关爱的精神去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而不是搞一些思想品德般地说教,或者是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家庭条件差,吃、穿、学习上均不如别的学生,一紧张就有口吃的毛病,脑子反映慢,其他学生都不愿意和他玩,而他自己也感到自卑,在大家面前不愿说话。通过走访家长,笔者了解到这个学生虽然性格孤僻,但有一副热心肠,爱帮别人擦桌子、摆凳子。于是笔者多和他接触,下课后和他手拉手地玩,上课手把手地教他写,还对其他学生讲了他的优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他树立起了自信心,性格也开朗了,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三、班主任工作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很多,对学生的了解也最全面、最深入。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因而,这就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素质。

首先,班主任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从过去的政治说教中解放出来,用平等的眼光看学生,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用平等、宽容的方法去教育学生,用好友、真诚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在学生面前,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的一言一行。

第二,班主任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知识的学习,了解掌握学僧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及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正确帮助和辅导学生,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第三、班主任教师要把各项教育、教学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培养学生健全统一的人格。

第四,班主任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和纪录,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案例分析,采取多种方法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效结合

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效结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优化语文作业是重要的环节,在语文作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日记来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笔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在作品中感受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除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可以在体育课上开展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社会课上通过列举英雄事迹和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为国争光的热情等。

五、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到课外活动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修养,提高自我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各类团体活动十分重要。各项活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其中。例如,在元旦、国庆节日举办接力比赛,举行德育活动、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环境保护活动等,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潜能,展现自己的才华,磨练意志和锻炼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良好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越来越重要,教育的科学性也会要求越高。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积极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则无旁贷地担当起学生的心理健康医生,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业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J].心理健康教育理论,2006,(8):10-16.

【2】柯小华,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贵州教育,2006,(14):24-30.

【3】刘彩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探[J].校长月刊,2006,9: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