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之我见

王宁

王宁(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德州251114)

职业教育需要提高质量就必须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笔者就如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谈几点想法和体会。

一、学校应有系统的培训措施

师资队伍提高素质不仅仅是对青年教师的要求,学校的整个教师群体都必须要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中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应针对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分别提出目标,采取方法。

首先,青年教师充满活力与闯劲,但有着教学经验不足和容易走极端的缺点,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学校应在提高他们的教学经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技能特长和提高教学基本功上下功夫,在严格计划、备课、教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考试考查、评教评学、质量分析、教学总结等九个环节的工作上着力指导他们,强化其工作责任心,树立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在工作上要敢于放手使用,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使他们尽快成熟。

其次,中年教师是学校中坚力量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使他们成为教学研究的主角,要让他们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上从量变到质变,形成适应本学校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加以推广。

再次,老教师的经验和稳重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学校要让他们通过教学研究把经验上升为理论,这样才能保持教室队伍良好的层次性。

二、多措并举,加强师资培养

首先,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师德能力

可以这样说,教师如果没有一种勤于钻研、爱岗敬业的作风,是不能干好本职工作的。这种作风的形成:一是要靠教师自身的学习,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二是要靠学校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如制定奖励办法、职称评定政策的倾斜性、以及竞赛、评优等措施,在全校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面对职校中素质较差的学生,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容易产生厌教的心理,所以思想作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教师的德育能力主要在于帮助、教育、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无论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论述,还是从职校的培养目标看,德育都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职校教师要履行教育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具备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素质和德育能力。

其次,提高教书能力,特别是生产实践能力

教师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教书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教书也是一种复杂的双边活动,能在三尺讲台上和车间里将一些复杂的专业技术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张弛有度、举一反三、深入浅出,“表演”得生动活泼、游刃有余,并非一日之功。更需要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经验和不断的追求。教书能力是教师的根本能力,也是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办学质量。然而,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又有其先天不足。

第一,我们的教师很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学法等相关知识以及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和教学技艺等必要的授课技能。第二,由于职业学校自身的局限,教师间缺乏以老带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第三,没有升学、统考、竞争等压力。第四,缺乏对教师能力、水平、教学效果的科学测试和评估。这些因素往往导致教师在工作上的主观性、随意性以及缺乏追求的机械重复。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教给学生生产就业的专门技能,为社会直接输送实用人才,这自然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不少教师是出大学校门进职校校门,从学生到教师,缺少了生产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动手能力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不好。所以,应采取“走出去”实践、“请进来”帮带等多种形式,迅速提高职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再次,注重教科研能力培养,培养职业教育的“教育家”

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学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我们既不能做水平不高、机械重复的“教书匠”,也不能做光说不练、脱离实际的“天桥把式”。教师要把自己从“教书匠”提升成“教育家”,以大胆尝试取代以往的老生常谈,就必须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实践。

因此,教学科研活动是促使教师教学由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教研能力也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标尺,但现在有一个不好的倾向是仍然把教研看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特别是在职业学校中,不少教师认为“反正我们是末流学校,研究不研究无所谓”,殊不知,在当前职教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师资队伍水平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学科研正好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包括的范围可大可小,大到一种办学模式的改革,小到一堂课的讲授创新,无不体现出教师对业务的钻研程度。教师应该主动参与一至两门教研工作,学校也要多让教师参与学校工作,为他们提供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学校发展才有活力与后劲。

总之,面对职教发展的新形势,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职教教师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引进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迅速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职业能力,为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