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纠正儿童消极情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浅谈如何纠正儿童消极情感

史翠荣

河南省西平县第一实验小学史翠荣

有关部门对小学生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中20%~3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绝大多数表现为情感消极。新的世纪,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变革冲击着每个人,同样也冲击着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儿童,使他们极易产生胆小、恐惧、抑郁、妒忌、自满、自卑等阻碍心理活动正常进行的情感,这些情感使儿童性格孤僻,遇事退缩,不能面对自己的缺点,爱走极端,以致产生悲观的情绪,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极为不利。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题,情感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承担起纠正儿童消极情感的责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儿童消极情感的产生,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迅及反馈意见

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活动情况的评价必须及时地给以反馈,特别是肯定的评价,反馈越迅速,效果就越好。如果一个称赞或肯定的意见被长时间耽搁,希望得到表扬的儿童就会在反馈到达之前开始感到泄气和失望。如一个学生圆满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工作,老师应及时地给予赞扬,切忌当时没有反应,过后才采取措施。及时地反馈能够使儿童对今后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寻找积极因素

每个儿童本身都存在有积极因素,教育者要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利用这些积极因素鼓励儿童克服自身缺点、战胜不良情感。如果我们不善于引导儿童寻找自身的积极因素,就有可能挫伤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导致他们远离群体,情感向消极方面发展。如一个孩子感情脆弱、信心不足,但书法很好,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人忽视,如果他一直处于这种地位,没有人看到他的优点,这个孩子的情感极易发展为消极情感。教师应及时把他的优点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看到他的长处。在大家的鼓励中,这个孩子会逐渐产生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正确使用批评

少年儿童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身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缺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儿童的缺点、不足不能漠然视之,但进行批评时,应注意批评的方法、态度和环境,不当的批评极易挫伤儿童的自尊心,产生消极影响。众所周知,赞扬是促进积极行为的因素,它使人感觉自己更有能力,从而产生把事情做好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对儿童的批评要恰如其分,要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如对学习成绩较差、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委婉地指出其在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不要给以太多的批评,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适当的赞扬不仅能增强儿童的自尊心,而且能够帮助儿童表现出最大的能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不可避免地会在一些时期产生消极情感,这种情感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应用科学的方法积极引导教育儿童把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

一要以情育情。情感是维系人类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情感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应善于运用情感来教育引导儿童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所以产生,是儿童对一些问题思想上想不开,持悲观态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从思想上开导,使之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开阔胸怀,调节心态,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事物。目前,离婚率急剧上升,这种现象对儿童的情感极为不利。父母的离异给儿童的生活蒙上了阴影,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使儿童一下子丧失对原有生活的依赖性,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自卑、胆怯的情感极易产生。对此,教师应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慈母般的爱慰藉幼小的心灵,和他们谈心、交朋友,从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温暖他们孤独寂寞的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逐渐开朗、自信起来。

二要以境育情。情境既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也是人们思想意识的来源,同时又是培养良好情感,克服、纠正消极情感的沃土。有些儿童的消极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当我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要立即为他变换情境,使其脱离引起他产生消极情感的境地。一个儿童遇事敏感、抑郁,临桌几位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但自己学习成绩差,使他产生焦虑不安的情感。教师应把他换到与其成绩相平、情感相投的同学身边,消除其紧张抑郁的情感。

三要转移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会全身心地投入,对其它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转移注意通过转移人的注意力,让人在新的活动中忘却不利身心健康的事情,摆脱消极情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如一儿童整日迷恋电子游戏,不想学习,不思进取,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感。教师应利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其逐渐消除厌恶学习的情感,积极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综上所述,情感贯穿于人的活动的全过程,没有积极的情感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对情感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其活动规律,掌握它,协调它,及时纠正消极情感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这一代人的身心都健康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