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歌唱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高中音乐鉴赏课歌唱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蔡海珍

新疆省博州温泉县高级中学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到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通过音乐鉴赏能够使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音乐探究兴趣,从而产生审美体验。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提出歌唱性教学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音乐,鉴赏课,歌唱性教学,学习兴趣

引言

音乐鉴赏指的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教师应当深入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应用示范法以及互动教学法、情景创设法等个体方式,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并聆听音乐,从而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内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鉴赏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不同程度的美,了解音乐学习的魅力,从而积极踊跃的进行思考与探索,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追求真善美。音乐审美教学是培养学生美誉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缓解学生的紧张压力使学生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的思考,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生活与学习。

一、音乐鉴赏课歌唱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高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完整人格的重要一环。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学生的音乐才能,也影响了音乐课的美育功能,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很少选用歌唱性教学方法,即便有部分教师融入了歌唱线教学环节,也只是带学生哼唱简单的作品,例如《沂蒙山小调》,歌曲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劳作时哼唱具有节奏感较强的歌曲,能够激发劳动人民的斗志,从而产生积极昂扬的劳动热情。如果在抗战时便可以唱抗战类歌曲,能够增强士兵们的凝聚力和信心,从而鼓舞士气。

二、歌唱性教学应用于音乐鉴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歌唱简谱声乐作品

简谱声乐作品属于高中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背景与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然后感悟音乐内涵,对音乐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在选用直接歌曲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教师必须要合理的把握时间,应当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果歌唱时间较长,可能会使鉴赏教学转变为歌曲教学。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时这首民歌内容诙谐,并且具有较强的旋律感,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在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对着简谱歌曲,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音乐作品表演,感受诙谐幽默的音乐风格,能够有效调节鉴赏教学氛围。例如:山西民歌《刨洋芋》是四短句构成短句是歌曲旋律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让学生哼唱,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直接歌曲,感受歌曲内容,体会劳动人民获得丰收的喜悦之情。

(二)歌唱简谱器乐作品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唱性的简谱作品主要有交响乐与民族管弦乐,并且有独特的主题旋律,所以在歌曲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采用主题歌曲演唱方法,例如鉴赏《草原小姐妹》,教师便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唱歌曲影子,另一个则唱歌曲主题,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视唱教学,然后与学生进行共同歌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创作背景与相关知识,在聆听音乐的前提下,感受主题诠释的情感。通过一定时间的引导,学生会对音乐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学生才会有效的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掌握主题旋律。

(三)以旋律声部歌唱简谱多声部作品

简谱多声部作品以器乐合奏以及混声合唱形式出现,所以教师必须要结合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歌唱旋律,声部感受旋律线条,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例如:《长江之歌》是领唱与混声四部合唱,歌曲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歌唱第二乐段的后半部分,其旋律线层层递进,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使人感到荡气回肠,学生从中体会到这是一首不止歌颂长江,更是献给母亲的颂歌。《祖国颂》这首音乐曲目篇幅相对较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歌唱,最后几小节旋律,声部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通过教师引导与音乐作品聆听,使学生深入感悟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能够陶冶学生性情。

(四)以首调唱名法歌唱五线谱作品

虽然高中阶段五线谱作品相对较少,但于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五线谱作品具有较大的难度,而用首调唱名法识五线谱,每个音符的唱名是随着调的不同而变化的,要想记住每个调中各个音符的唱名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简单实用的办法是熟记各种音程在五线谱上的相对位置,并对五线谱上的各种音程进行反复视唱,各种音程应该包括上行和下行,通过认真反复的练习培养快速视唱的能力,针对以上首调唱名法识五线谱的优点,高中教师必须要强化首调唱名法的训练,这样有助于降低音乐歌唱作品的难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普及具有首调的概念以及应用方法,可以用钢琴为学生弹奏五线谱,能够帮助学生把握音准。同时教师也应当在预设教案时将译成的作品收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翻译,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首调形式的歌唱练习,从而有效掌握作品的音乐风格,降低歌曲难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近些年国家大力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尤其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觉歌唱意识,带领学生感悟音乐作品内涵,从而感知音乐旋律。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口[J].教育教学论坛,2016(42):52-54.

[2]陈琦.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田[J].大众文艺,2017(23):232-234.

[3]邓燕霞.高中音乐鉴赏中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探析[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7(04):119.

[4]叶国剑.高中音乐鉴赏课歌唱性教学的实践探索—《幻想交响曲一柏辽兹》一课例谈[J].黄河之声,2017(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