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

王秀丽

王秀丽(肥城市第三中学,山东泰安271609)

高中政治是一个规范学生思想行为、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平台。但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过强、人文素养要求过于抽象,同时高中政治的一些理论观点与现实存有一定距离与矛盾,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探讨多元的教学思想与方法,避免简单的说教。

一、“知之深,爱之切”

撕下虚伪的外衣,坦诚的、有原则的向学生讲明当前我国的政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政治课本的理论观点不等于现实,现实与理论是有差距的。例如在有些地方村民选举过程中出现的混乱现象,一些政府行为与政治要求是有冲突的,像“执法钓鱼”事件、“文强事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存在一定差距等。但这更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于欧洲。”这更需要同学们加倍努力。

二、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注重情境式教学

实现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选取的教学情境不能仅仅承载教材知识,更能打动学生,能够让情境与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可以选取汶川地震过程中被压在废墟下的母亲给孩子喂奶的故事与喂奶女警察事迹联系起来,可以设计政府、政党的问题。教学情境的选取能够让学生的“喜、怒、哀、乐”油然而生,让课堂时而变成一泓涓涓溪水,时而变成夕阳西下的滚滚江河,让课堂不再宁静。

三、注重学生参与

在课堂上设置多个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让学生去说,把言论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敢讲敢问。做为老师,尤其在课堂上,为了使课顺利进行下去,牵引着学生一步一步向下走,不会巨石拦路,不会有河流阻行,当然更不会有猛虎出入。一节顺而又顺的“好课”上完。让学生用眼睛看,去找出自己的困惑点,让他们去欣赏发言好的学生,让他们明辨是非,快乐成长。

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就是与教师的距离,学生信任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信任教师,一个爱老师的学生必定是爱知识的。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课堂上要做到“不愠不火”,多鼓励,少谴责,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习的源头。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在于“释疑”,更重要的是“设置疑点”,在《政治生活》教学过程中,注重“问题教学法”,将问题与情境柔和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以解决认识误区。

四、“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要解决学生认识误区,必须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点,方能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己及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推测学生可能存有的困惑,搞好教学设计。从课标入手,设置预习学案,通过批阅预习学案,发现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明察秋毫,从转瞬即逝的课堂瞬间中去发现问题,启迪学生思考。

五、“欲擒故纵”

通过课堂的情境导入,提前展示学生的认识误区,教师要以“难得糊涂”心态去肯定学生“自以为是”的答案,然后“忘乎所以”的去讲课,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让学生学会“谦虚”。

六、“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对于认识的误区,学生大多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形,大多数情况会分成两派,教师可以肯定“错误”派,让他们在课堂上去争论,去辨别是非。期间,教师要学会“添油加醋”,让争论的火焰的最高,把教师“导演”的水平发挥到极致,在水到渠成之际,再给自己“翻案”。

七、“天翻地覆”

师生换位,教师把课本,教参给学生,教师当“学生”,让他们当“老师”。在“小老师”讲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坏学生”,不断刁难“小老师”,在“刁难”过程中,去解决学生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