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高职高频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高职高频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臧雪岩

[摘要]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特色,同时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工学结合模式意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笔者就根据高职高频电子技术教学中,关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应用做出如下分析。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高频电子技术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发展历史以及含义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历史发展较为深远,最早出现是在1903年的英国,当时的桑德兰德技术学院首先提出了“三明治”的教学方式,在该院的工程系与土木建筑系开始执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其切合实际的理念,以时代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基地为操作平台,将学生适应社会以及培养竞争力的优势显示的淋漓尽致。

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高频电子技术教学环境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高频电子技术教学实施,旨在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对通信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以及能力,从而实现学习、课程、能力以及技能的综合塑造,全面结合。

(一)硬件环境

高频电子技术是一项实际性操作比较强的理论课程,其有效开展需要有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后盾支撑。建立实训基地以及不断优化配备设施,是学校的基本标准。在高频电子技术的开展时,除了原本的高频实验室,还需扩展实训场地,并且及时采购先进的设备仪器,加大对实训平台的投入,实现教学环境仿真化,教学项目生产化。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有效开展教、学、做的工学结合模式。

(二)软件环境

在教材方面,教材的制定往往由于其限制性与传统性,明显更倾向于理论方面。然而依据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以及不适当,不能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人才需求。所以,教师就需依靠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过硬的专业教学素养,对教材进行技术性的改革。使每一个项目在教授过程中,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践,既有讲授者,也有指导者。从而为学生的课程活动创设丰富的情境,提供更多的服务,促进学生学习高频电子技术的积极性。在培养方式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多做实验以及项目,由浅入深,以不同的理论课程,制定不同实验项目,开展不同形式实践。教师除了在旁指导之外,也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根据任务情况,不断深入探究,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印象,增强自信心,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在考核方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重在对学生技能训练过程中的培养,因此,考核标准也更看重能力与技能,对于结果比较而言,与传统的分数代表一切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考核标准由项目开发代替了试卷考试,根据《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要求,其中学生的调试和测量占总分数的20%,小组合作学习占20%。工艺和装配过程占20%,课堂考勤与纪律占10%,平时作业占20%,操作结果占10%。

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高频电子技术教学实施

根据高频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再根据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选择出适合实验操作与实践操作的部分,制定出实验与实训项目,从而突出高频电子技术的关键内容和亟需掌握的重点理论。具体情况见表1,以演示、设计、验证以及综合四种形式,始终围绕整个课程教学,又彼此各自安排,对应操作实验。

表1实验与实训项目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相比难度较大,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功底,还要具备较好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再加之该课程内容涉及技术层面颇多,重在于对原理的理解。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应用型技术人才是不适合过多的理论知识探讨的,若真正到了工作岗位,只会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要将教材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有效开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合理、科学的设置教学课程,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知识,学到通信技术的操作技能。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对半实施,即使重在实践教学也并无不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材讲授中,我们可以对电路的组成以及应用先作介绍,然后在实践操作中,结合理论设计实验,严格按照步骤设计、安装,掌握使用方法以及调试技术,现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分析如表2.

表2高频电子技术教学与实训项目

四、实训课程的建设

在高频电子技术教学中,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实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较为重要的方式。调幅调频收音机装配和调试属于实训项目中的重点安排,它以进入工厂,深入企业为主要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读懂电路图,能够看懂技术资料,同时还要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利用所学知识将其解决;还需要掌握检测电路的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训的内容步骤分为插件、焊接、调试、维修以及装配等。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完成以后还要认真检查,绝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通常对于焊接的技术要求都比较严格,不能够出现虚焊以及短路等情况。在调幅调频收音机的装配环节,不但必须要有调幅调频的功能,还有使接受覆盖的频带足够的宽,对于学生调试来说,难度系数较高。因此,学生要具备充分的耐心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坚持不解的精神。学生在收音机的装配中,可以依照实训书的参考指导进行,也可以依据自身所学知识进行,还可以根据教师的帮助进行。认真的完成每一道工序,反复调试,不断改进、完善,力求每一项功能都能符合最佳标准。

除了校内实践操作,实训课程还要安排学生到收音机制造厂进行观摩和学习,开展校外的实践工作。首先利用在场工作人员的讲解,激起学生的无限热情,再让学生试着和作业线上的工作人员沟通交流,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之上,在每一条流水线上严格操作,从零散的元件到一个产品的产生,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与队友之间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高职高频电子技术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以实践和实训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课外能力锻炼机会,使学生能够以学生的身份率先进入社会企业工作,既不会存在因为出现错误而被开除的现象发生,同时自由的空间也能为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理解力留有发挥的余地。虽然实训不能真正像企业对待员工那样管理学生,但是学校可以制定一定的实训标准对学生实行考核,奖优罚劣,使学生规范操作,严于律己。从而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能从容不迫并以最快的速度投身到工作岗位中去。

结束语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实践与实训能够补充以及巩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高职高频电子技术重在培养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工学结合,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通过高职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工学结合的模式只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理念必将长久不衰,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长期的合作目标将是双方所共同追求的根本任务。

注:

[1]谌梅英,阴家龙.基于工学结合下《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实施[J].科教导刊,2009,(21):18,24.

[2]杨燕.工学结合模式下电子信息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索——以《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8):179-180.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1.08.131.

[3]杨润丰,高爽,王志兵等.高职《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30-32.

[4]陈新一,许芳奎.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3):18-20,28.

[5]王艳霞,谭秀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分析——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航空服务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0,(19):153-154.

[6]余波.适应高职发展新变化,构建思政教育新体系——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7):31-33.

作者单位: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