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课堂落实全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开放课堂落实全面

张常娥

焦作市博爱县泗沟学校张常娥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着重从教学过程,教学对象这两个方面去做:

一、实施开放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思想消极面的束缚,许多教师习惯于传授知识,往往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灌输式”教学方法,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1)采用“自学、讨论、点拔”教学法开放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实施“自学→讨论→点拔”式教学的目标有三点,即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创造能力等。②学生有发展个性的空间,激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③模式的创新:以开放式的教学学习策略来教学封闭性的内容,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学、讨论、点拔”式教学法,即学生带着目标,从尝试练习、看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字为自身所内化。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通过操作、实践、讨论等方式研究学生的疑难问题,包括生生合作与师生合作。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班内解决。学生讨论时,教师则“漫游”在教室里,随时准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阶段对于学生来讲,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对教师来说,则有了更多时间来关注学困生,教师起到了引导点拔,组织的作用。

数学学习是动态的,以问题为主导和核心的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性”活动,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并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掌握数学。数学学习是群体相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注重创设宽松氛围,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展开讨论,要注意培养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取于向教师说“不”。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般来说,学生质疑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学生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的大小。质疑能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最能反映他们求知欲望的强弱。鉴于此,我对学生的质疑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使他们保持自我个性,产生一个良好的心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培养他们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2)开放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放胆交流、敢于创新。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一位学生,满足他们的发言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和谐的教学过程。

其次,发扬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拔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当某位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Χ氏解法”,当某位同学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原因。通过激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护其创新的热情。

(3)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时代在变,教育理念也在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运用,教师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教学对象上落实“全面”原则

早在春秋时期,古代教育家孔子在教学当中,就提出根据弟子们的不同个性特点,有区别地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这即是“因材施教”的雏形。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等状况各不相同,思维模式有很大差别,光靠一个课堂中统一教材的要求很难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唯一的办法便是改革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做到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

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操作环节:(1)课堂教学目标层次性。各层次学生认知能力不同,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知识结构,确立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这种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有希望获得成功的积极心理状态中学习。同时,教学目标还要十分注意从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培养人格等多方面进行设计。(2)教学过程层次化。首先,教师必须认真备教材,并对取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其次,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更新观念。在课上,用活泼风趣的言行感染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另外,应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设机会。课堂教学中,既面向优等生,又面向后进生,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热情鼓励。(3)有梯度的作业练习。课堂上一般设计两种水平的练习题,即基础题与提高题,基础题要求各层次学生全做,但完成的时间和速度要有区别;提高题要求优等生全做,中等生选做,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不做。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发展与变化,便于及时调理层次。

教师决不能歧视差生,要用多棱镜去观察差生,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以闪光点为契机进行引导、教育。要用爱心去抚慰差生的心灵,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提问,更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差生的知心朋友,使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各得其所,都能愉快的接受知识。

数学课堂的开放和分层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了教学时空,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促进了学生全体全面发展。总之,只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就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