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实践和专业学习的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关于教育实践和专业学习的案例分析

马铃

——解决歌唱时的坏习惯

◆马铃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学校163002

摘要:教育不是追求较高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孩子丰富的人生既要有成功的经历,也要有失败的经历。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题,怎样帮助学生成功解决难题并且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育实践专业案例分析策略

虽然我担任的是小学科(音乐)教学,但我深信,老师的一言一语随时随地感染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影响着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越发多起来,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我们的工作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

案例:二年级的李某,上课调皮捣蛋,不听老师讲课,嗓门奇大无比,唱歌跑调却自我陶醉。他的歌声每次都盖过全班同学,把所有同学都带跑调,同学们因此多次抱怨。但我发现他在朗诵方面独有天赋,便决定用他的这个闪光点来弥补他唱歌上的不足。当他又发出了令同学们头疼的声音的时候,我没有对他说“小点声”、“你别唱了,都让你拐跑了”之类的话。当所有同学埋怨他的时候,我说:“大家听听,谁的声音最响亮?”同学们都带着怨气地回答:“李某!”这时我就请李同学为大家朗诵一段歌词,同学们将信将疑,有的起着哄地鼓起掌来。朗诵完毕,大家都带着佩服的神情为他鼓掌,再没有谁用瞧不起的眼光看他了。接着我又告诉他,唱歌跟朗诵是一样的,要用情去读、用情去唱。要想唱好歌,光凭嗓门大是不行的,我们要根据歌曲的内容抒发自己的感情,把你的感情用声音唱出来。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要大声地去唱,要用心去感受。这样几节课下来,李某在唱歌时便很自然地养成了好习惯。

分析:对于李某以前唱歌时候的坏习惯,我与班主任和学生探讨过。班主任觉得是因为他从小家教不好,因为是外来务工子弟,家长根本不管,所以养成了他自由散漫、听不懂话、随心所欲的习惯;而同学们则说他就是不听话,老师懒得管他。我认为,这与早期教育的不得法和学校基础教育的不得法都有一定关联。孩子进入学校开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里与老师、同学一起渡过,这时教师就成了孩子的另一个启蒙人,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而不是爱某几个学生。爱他,才会关注他。

作为教师,我们要每天反思,做一个反思性实践者。对于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当时处理得是否得当,如果不妥,下次应该如何对待。如果我对李某的大声喊唱表现出了不耐烦或者厌烦,再说上一句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那他可能会觉得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并且对我产生误会,以后的音乐课他可能都不会喜欢了或者坏习惯更加的多。但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一种温柔的表达方式或许可以改变一个学生。在我耐心的引导之后,李某便逐渐改变了,对歌唱也更加有信心。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少是在学校里。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遭到小伙伴的嘲笑和歧视的时候,教师应当正确引导。第三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是天然创造者,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否正确应用和发挥就要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了。一些所谓的“标准”便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凭借教育教学经验,在反思的过程中重新访问经验,反复学习和实践,不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在学习中主动发展。

但是,阻碍我们反思的因素也有很多。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是积极地反思其教育实践,教师的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等等个人因素,还有政治因素、教育体制和环境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反思及反思效果有着很大的制约。

参考文献

[1]王立侠孩子都是天才[J].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巧解录,2010。

[2]韩凤臣荣彦彪三岁看大,七岁看老[J].中小学生行为问题巧解录,2010。

[3]明月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2010,12,6,http://wyc558866.blog.163.com/blog/static/1317152332010116113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