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生活沃土结出德育之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植根生活沃土结出德育之果

陈芳

陈芳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场中学266500

鲁洁在《生活·道德·道德教育》一文中认为: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生活世界中的道德是和生活中各种因素、各个部分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整体性的存在,它要求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形成一个教育的有机整体;因此道德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鲁洁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就是以生活逻辑来建构的,按照初中学生逐渐扩大的生活,梳理初中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即成长中的自己、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在生活主题上进行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的设置随着初中生生活的扩展呈现的是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课程内容不是一种简单地回归学生生活,而是要引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一、德育教育起源于生活

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初中生初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本课程所要学习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如学生升入初中之后,进入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产生了生理困惑和心理烦恼。初一下册第十一课《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和《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这两个项目的内容正好可以帮助学习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变化,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学会消除青春期的烦恼。在学习这一课之前的学情调查中,我这样询问学生:亲爱的同学,随着你渐渐长大,你遇到了哪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惑和烦恼,请你写下来,相信老师会给你指导和帮助。学生大多都能敞开心扉,和我真诚的交流。一个小个子男生说:我个子长得矮,走到哪里都被大家叫做小不点,我很苦恼。有的学生说:自己的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怎么办啊?还有的女生说:自己悄悄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上课常常走神,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正是基于学生进入青春期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的课程内容适时的出现,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的安排,结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二、德育教育实践于生活

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需要实践活动,实践性是道德教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人格的磨练最终落实在人生或现实生活中。可见,在道德教育上知性化育固然重要,躬身实践更不可少。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

思想品德教材在每单元都有活动在线,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中的一个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请选择与自己在学习、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几个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合作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不同于课本的其它实践活动。如我在学习生命最宝贵这一课内容之后,让学生创作一首歌颂生命美好的小诗,让学生在思考和书写中体味生命的美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回答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每节课我拿出五分钟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进行演讲,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了孝敬父母,我让学生坚持每天对父母说一句感激的话,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等等,让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这些切实可行的实实在在的道德实践活动,改变了道德教育中重说教、轻实践的倾向,活动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起到了内化作用,启迪学生思想,不断强化道德修养。

三、德育教育回归于生活

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使人去过一种美好的生活。生活是德育教育的起点,生活是践行德育教育的土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品德的人,培养有品德的人是为了使人过一种有道德生活,在生活中实现对善和幸福的追求,所以生活是德育教育的归宿。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注意完整的把握其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和为了生活的三个方面内涵,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

遭遇挫折是学生也是我们每个人必然遇到的事情,但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不知如何面对挫折,克服挫折。七年级上册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这一课的内容正好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挫折、理性分析挫折、合理找出战胜挫折的方法。我在举行的“思想品德对你生活的作用和帮助”的问卷调查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期中考试我成绩下降了,我非常着急苦恼,不知该怎样面对失败,不知道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学习了挫折这一课,我懂得了原来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我分析了自己考试失利的原因,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是思想品德帮助我战胜了挫折。看到学生有这样的认识,我内心里无比的欣慰,为自己是一名思想品德老师而骄傲,为思想品德能对学生起到这样大的作用而自豪。

参考文献

[1]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教育研究[J],2006,6。

[2]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