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绘画基本技能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3
/ 2

浅谈幼儿绘画基本技能的培养

高红艳

黑龙江省萝北县教育幼儿园154200

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当然美丽的图画就更不例外了。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遐想、对艺术的渴望,能陶冶人的情操。作为3~6岁的幼儿,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是比较直观、具体的,常常通过形状、色彩、声音和动作来感知周围事物,并凭借这种感知所获得的各种表象,再用图画把它反映出来。因此,教师在绘画教学中的指导显的尤为重要。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在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使之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绘画潜能,使幼儿的绘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两点:

一、积极引导鼓励,由浅入深地培养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绘画技能

幼儿大多喜欢画画,特别是中大班幼儿,在每次活动区活动时,教师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绘画区是孩子们选择的焦点。但同时也发现,幼儿的绘画还存在着盲目性,有的幼儿在绘画时不知所措,不敢下笔,无法用笔来描绘内心的感受。特别是小班幼儿,手脑并用能力不协调,所以使得幼儿想画画不出。幼儿没有基本的绘画基础做铺垫,不能挥洒自如地画画,更谈不上绘画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了。所以,在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绘画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鼓励,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小班幼儿才3岁,由于手的小肌肉发育还不够完善,有时不受大脑的指令,正处在涂鸦时期。有的孩子还不会握笔,有时画得一遢糊涂;有的根本不敢画,生怕自己画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作为教师切不可责备、批评孩子,以多鼓励少批评为主,利用奖励小星星或小红花,鼓励他们大胆做画。

中班幼儿手的灵活性有了一定的发展,对绘画技巧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远远超出形体,这说明幼儿对有色彩或色彩比较鲜明的物体更容易发生兴趣。在幼儿的意识中没有像不像这一概念,他们不受格式、形状的限制,只想用手中的画笔画几根线条、几个圆圈等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往往是先画好了才确定画面的内容和名称,有的幼儿在老师的提问下能把自己的画讲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作为教师也应改变这种像不像的观念,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绘画空间、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大班幼儿,是整个幼儿时期观察力最强、思维最敏捷的时期,他们对美术作品的观察不单单是看表面,而喜欢从各个角度去发现、去研究,对一些事物愿意去想像,有时甚至把想像的当成真的来表述。教师切不可干预幼儿的想像,要鼓励他们展开自由想像的翅膀,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当幼儿想画一件事,但不知如何表现时,教师应以温和的语言鼓励幼儿,促成幼儿绘面的愿望。这样,幼儿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的作画打下了基础。

在这种正确引导的状态下,幼儿的绘画作品才更形象、更丰富。在辅导大班幼儿绘画时,还应采用积极的情绪扩展幼儿的想像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描绘同一个物体,明白自身位置或环境变化了,观察的角度也会变化。要鼓励他们打破以往的常规,把原已成规的人或物夸张,在想象的基础上创新,提升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并敢于突破。教师要积极鼓励,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帮助幼儿创造生动的画面,使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以赏识的目光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教师对每一幅作品都应持赏识的态度,因为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塑造美的基础。人是有个体差异的,这在美术作品上也有所表现。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要有一个客观实在的评价,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对效果不好的作品,首先应以赞赏的口吻肯定作品的优点,巧妙地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以正面引导,树立自信,帮助幼儿弥补画面的不足之处和残缺部分,力争使幼儿作品趋向完美。当幼儿经过反复修改作品有所进步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并适当给予奖励,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对他的承认,从而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对绘画能力强的幼儿,更要采取赏识的态度去表扬鼓励,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引导他们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积累知识经验,最大限度挖掘幼儿的艺术天赋。

我观察到陈路、门小航、萧亚楠等小朋友绘画能力较好,对绘画兴趣浓厚,就在区角活动中为他们提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他们去模仿、创作,大到车、楼、船、动物、人物,小到水果、蔬菜、昆虫。积累一定的绘画基础后,进而练习一些主题意愿画。经典的童话或寓言作品蕴含着人类的聪颖和智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积极事物的肯定和对消极因素的批评,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而且作品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有很强的戏剧性,深受幼儿的喜爱。我就让幼儿听故事,然后画出故事中某一个情节,或画连环画,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思维,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积极情感,诱导开展丰富的思维活动,从而不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我始终以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的身份鼓励幼儿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用优美的语言刺激幼儿感受美的意识。还可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大胆作画,用真实的感受来塑造美术作品。当幼儿的绘画作品有一定的提高时,我就因势利导,在赞赏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幼儿的绘画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得到提高。

总之,幼儿园绘画技能实施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幼儿在美术作品上的表现。所以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并与幼儿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去发现、欣赏美好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心态,感受幸福、多彩的生活,体验创作的乐趣,引起心灵与艺术的共鸣,从而使幼儿在艺术的殿堂里不断提高、发展、创新,并得以提升,创作出孩子们心中最美丽、最神奇的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