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车卫峰

车卫峰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第一中学033300

摘要:本文从激发兴趣、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

关键词:思想品德情感教学学习兴趣实践探究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起到奠基作用。特别是现在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了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课文正是学生好奇的知识,课本中又安排了很多实践活动,每课都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第一堂课。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用途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首先使学生知道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问颇多,如:这门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样?能使我喜欢它吗?这个老师讲得怎样?它的语言、动作、表情、知识能吸引我吗?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一般,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知识面广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由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且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样的活动,只要我们认真利用,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的。通过这些活动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

三、加强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备课、上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后巩固也必不可少。学生课堂上听得再好,如果课后不及时消化,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上学年我只要求学生在听课时一定要认真且做好笔记。课堂上,气氛确实很好,学生觉得轻松,感觉课堂上效果也不错。上完一个单元后,组织了一次测试,结果就让大家比较失望了,试题的答案很多口水话,知识零乱,并且,还有一些学生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调查,就发现学生不知道怎样将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答题中去。所以,学生上课听懂了,课下再进行一些典型习题的训练或花上短暂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抢记,趁热打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牢固地掌握好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得以提升、拓展。

四、及时总结,勤于肯定。

学了,记了,用了,还得检验。当然,这个检验可以是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书面的。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得及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强化。对于学生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表扬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表扬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表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习惯性地给予真诚的称赞,这样就能让学生培养自信,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每次我上课,课堂气氛都很不错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和老师配合得也很好。

总之,思想品德的教学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新课标中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新视野,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勇于探索,积极落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晋彪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2。

[2]刘长宇情感教育论.教育论坛,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