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成因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成因和对策

傅泰山

◆傅泰山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362305

摘要: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开拓者,在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促进整个人类生存延续方面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曾将“天、地、君、亲、师”供奉一堂,使为师成为“无所不知”的人之楷模,备受尊崇,很少有人怀疑教师有人格及心理适应问题。但据调查,近些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那么,为什么教师会出现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呢?本篇就其中的原因和对策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请同行赐教。

关键词:心理压力心理健康人格人际关系

据报载: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它行业的人。不久前,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学生独立、自主、健康的个性心理发展,关系到素质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已日益成为教育行业和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原因

1.社会期望值过高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而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否则必然影响心理的生理节律,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

2.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并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这种追求“完美”之心态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等。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自怪、自责,对他人怀有敌视、对立情绪。特别是优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超过普通教师,如担心公开课上得不成功;害怕学生在竞赛中发挥不出成绩:拿不准领导、同事对自己的看法等。因此,教师放弃“完美主义”的心态,积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调整、确立切合实际的工作目标,才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发挥工作的潜能。

3.教育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教师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应该承认,一些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

4.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与奖励相结合,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但在评价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如果以教学优劣作为评价的标准,这显然忽视了教师在改变学生的兴趣、行为、品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5.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压力大的重要原因。

俗语说“文人相轻”,教师读书多,学识广,容易高看自己、看轻别人。这种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已为时代所摈弃。然而,这又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教学评价体制不完善,社会、学校对教师成果的评价甚至荣辱利益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如“填鸭式”教学甚至棍棒教育,容易造成师生冲突、关系紧张。

最后,形成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还有工作负荷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1.面对现实,自我认知。

不少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教学工作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得太高或者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避免失败,导致心理失去平衡。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如教师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处事主观、迅速还是民主、松散,教师的年龄随着教龄一年一年在不断增大,但所教学生的年龄却在逐年呈下降趋势,学生越来越难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变革对学生价值观的改变,教师若不能勇敢地面对教育现实的挑战,仍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策略,就很容易产生职业适应障碍,降低工作效率。

2.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怎样评价教师,教师能否接受评价的方式,对教师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评价方式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忽视了老师在改变学生的兴趣行为、品德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所作的努力,这显然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应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更能关注教学、教育过程,如教师怎样工作、学生原有的素质水平是否有提高的机会、教师工作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等等。这样会减少教师因单纯追求考试成绩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3.促进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认识、接纳自己,了解、尊重他人,是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基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必须正视并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对自尊心有威胁的各种因素,如家长、学生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评价,荣誉的得失,自身冲动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教师要勇于向自我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

此外,作为教师面对教育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要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刻苦钻研、学习他人较好的教学方法、在职进修等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学校领导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促使学校的考评考核机制成为“阳光操作”的有力保障。

总之,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日趋紧张的环境里,人们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也为多元道德价值所困,必须接受职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以不断的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