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德育促实效,践行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1

抓德育促实效,践行素质教育

沈茂志

沈茂志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徐家小学262700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个性心理素质的优劣,是检验德育教育的重要标准。我国古代教育家认为:“童蒙无先如之杂,已正导之,而无不顺受。”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行为、文明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小学阶段,错过了这个时期,不良习惯已养成,就很难矫正。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这个词粗线的方面就是养成好的习惯,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回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是口头说说,而不能举一反三,那是语言游戏;只有思想正,才能行为好,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

一、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

调查研究是德育工作最基本的方法。首先是要分析研究学生思想产生的原因;其次是要把握中小学生思想上的主要问题。当前学生的主要思想表现有: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够全面;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认识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学科渗透,拓宽途径,全方位育人

挖掘中小学各科教材的德育因素,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从教材中挖掘德育资源,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拓宽途径,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面向全体,课堂渗透。长期以来,学校一直被应试教育所困扰,德育教育很难到位,实效不高,即使天天喊“德育为首”,也无法改变“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小学思品课是学校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几年来的德育工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是关键,如何使施教者按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身心施教是工作成败的关键。

三、常抓不懈,推陈出新,加大教育力度

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更新观念、常抓不懈,方法思路要推陈出新,加大教育力度和广度,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为了配合德育教育,学校和家庭要紧密配合,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学生家长会,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娇、懒、任性等坏习惯,要求中小学生在家里建起“道德品质监督台”,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在中小学生德育教育上找到结合点,克服中小学生在家不听话、任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孝敬颠倒等坏习惯,使中小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融洽和密切两代人的关系。俗语说“打铁首先身杆硬”,现在小学中,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小学的思品课一般由班主任老师兼任,而学校的管理往往也是以班主任为单位进行的,在学校分配工作时就要着眼选配相对高质量的班主任,平时对班主任严加要求。

四、拓宽渠道,利用活动,寓德于教

要利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班团活动、第二课堂、德育基地活动、远足、科技文艺体育节等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每周的主题班会和每天的课前谈话,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对低中高年级各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等环节上要做到紧扣大纲要求,紧扣教材要求,达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讲透教材,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王阿姨到我家”这个故事,王阿姨带来了“我”最爱吃的巧克力糖,“我”双手接过来,这里为什么用双手接过来?王阿姨要走了,“我”和妈妈一同送王阿姨到门外,“我”和妈妈及王阿姨三人临出门时的不同位置,这里为什么王阿姨先走,“我”同妈妈在后边?在这两处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理,还要明确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模仿着去做,也有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建立竞争机制

学校要有意识地通过各学科学习成绩竞赛、班队干部竞选、争当班主任老师的助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一跨出校门就能在开放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建功立业。根据儿童好胜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本知识与学生的行为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评比来监督鼓励自己,这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班队活动时间,从遵守纪律、完成作业、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礼貌待人、讲究卫生、按时到校等方面相互评比,看哪个小组好、哪个小组差。各个小组在评比中都要找出自己的差距,明白差在哪些方面、差在哪个同学、具体哪件事差,使差的同学明白今后怎样做才符合要求。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评比控制力度,使其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如发现优良学生歧视个别差生,特别是几个方面均稍差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纠正,指导优生应怎样帮助比自己差的同学,也指出歧视同学会给本小组和自己带来的危害,关键是如何鼓励帮助比自己差的同学尽快赶上来,使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为本小组争气,初步教育学生具备优良的班队精神,使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沿着健康之路成长。

在加强思品课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各科中的德育渗透,在教学中要遵循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采取科学的态度,重视过程,我相信德育教育一定能达到预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