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

李继红

李继红(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626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2300例患者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结论在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中,利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通过分析血氧含量,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乳腺肿瘤的类型,并且创伤小,痛苦少,无其他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08-01

在我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可见于各年龄群体的女性,并且致死率较高。在针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中,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以其方便、快捷,且无创伤、无痛苦,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项检查诊断技术[1]。乳腺血氧检查技术在乳腺癌早期即可进行影像检查,并且能够将乳腺的代谢状态进行量化表示,鉴别出乳腺肿瘤的类型。现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患者采用乳腺血氧功能成像的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300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我院行乳腺检查的患者,年龄17~75岁之间,平均年龄32±3.2岁。所有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本组研究使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测仪(机器型号:GJM-GT6,深圳市国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检查方法:取患者前倾坐位,保持两侧乳房裸露在外,光源探头置于乳房各部位进行探查,明确乳房发生病变部位的灰影、血管生长和血流状况、血管现象等。并对乳腺病变部位的血氧值进行检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乳腺血氧功能成像诊断系统检查,此外对部分患者给予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或临床手术治疗,进行确诊。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结果

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后结果见下表1,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

表1

3讨论

在我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癌症,可见于各年龄群体的女性,并且致死率较高,给广大女性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长期以来,临床上试图以一种更简便、更快捷且更经济的新型诊断技术,来实现对本病的准确诊断。

诞生于1971年的“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形成”理论,指出了肿瘤与血管生长之间的密切关系。肿瘤的发展有赖于新生血管为其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其能够从良性转变为恶性疯长的肿瘤,为现代临床诊断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医学条件下,我们尚不能实现直接对新血管直接成像,而乳腺血氧功能检查仪则通过对机体内血管异常的病变诊断,有效填补了这一个空白。其诊断原理主要是:光谱为600-1000纳米红光、红外光区域,能够有效探查到人体组织深数厘米的位置,一般组织呈相对透明状。通常状态下,乳腺组织中血红蛋白的浓度相比于其他吸光物质的浓度要高出很多,因此乳腺组织对光吸收的能力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来决定,在600-805纳米的波长范围内,血液对光的吸收系数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而在805-1000纳米的波长范围内,血液对光的的吸收系数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2]。据此如果在805纳米的两侧,各选择一个固定值波长的光照射到乳腺两侧的正常组织和发生病变的组织,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各类数值建立起对应关系,并直接输出检测结果,即可通过检查得到发生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血氧含量差值,从而达到诊断筛查的目的。

本组资料显示,2300例患者经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技术检测,其中9例拟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有8例确诊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8.89%,假阳性率为11.11%,假阴性率为0。总之,在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中,利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通过分析血氧含量,能够方便快捷地鉴别乳腺肿瘤的类型,并且创伤小,痛苦少,无其他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淑贤,马红.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仪在妇女乳腺疾病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5(12):135-138.

[2]周莲珠,陶静.红外线乳腺诊断仪与乳腺B超在乳腺癌普查中的联合应用[J].现代医院,2010,10(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