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一串文本细读的钥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挂一串文本细读的钥匙

沈丽华

关键词:文本细读;方法;情感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就是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嚼,在对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既激活文字,又体悟情感,更交流思想;既还原作者,也发现自己,更提升自己。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该如何捕捉文本的关键点进行细读呢?

钥匙一:看似寻常最奇崛

文本细读的起点是文字。触摸文本,咬文嚼字,才能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一些看似平淡的,似乎是不经意的文字,有些时候恰恰能反映文本的内在韵味,而学生却往往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把握,一览无余了。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孙绍振所说的:“自然科学或者外语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却没有这样的便宜,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所以,当学生认为没问题的时候,教师就更有责任引领学生去细读文本、去发现问题。

例如在打算一如既往地上《老王》这篇课文时,却被学生告知已经在初中时学过了。于是笔者只好放弃原定计划,试着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来。然而十五分钟过去了,学生似乎满足于他的阅读现状,竟然没有一个提出问题。于是笔者试探性地提了个问题来引导他们进入文本细读。如“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应该说这只是无聊人说的闲话,不足为据,但杨绛为何要写这些,有什么意蕴?一下子,学生似乎无从感受,他们突然从已知的状态转入到了未知。而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就能豁然开朗。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的不幸不仅在于他的田螺眼,也不单是生活上的贫困,应该还有人们对他的态度,如他是单干户,没什么亲人等等。所以杨绛写这一点也就是要表明,在那个万恶的年代中,老王不仅贫穷,同时还是一个饱受白眼被人践踏的下层劳动者,而这样的一个劳动者却是如此善良,从而寄寓了对他的深深同情。这一句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凝重深厚。

于是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这看似平淡的句子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唤醒了潜在的言语智慧,他们重新进入文本,细细咂摸着文字。如“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一住那么多年了”,这里似乎蕴含着老王没有家,那个破败的地方只是老王的住处而已。又如“我谢了他的香油……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不是要钱”这句,除了“我不要钱”的浅层意思外,似乎还有老王没有说出口的一种心理……

由此,看似寻常最奇崛。文本是森林,文字是枝叶,在了解森林的基础上,把握枝叶,能加深对森林的感知,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以,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能引发对语言的敏感,能获取言语感悟,能启迪言语智慧,从而积淀言语经验,享受到阅读的趣味。

钥匙二:听唱新翻杨柳枝

现在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反应敏锐,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在某方面所具备的知识甚至超越了教师。而且他们所处的是知识快速变更的时代,网络、参考书给他们建构知识体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若是依旧凭借教参,唱着老调,极有可能遭到冷落与炮轰,陷入尴尬的教学困境。

例如《鸿门宴》中讲到“君王为人不忍”,项羽因为存在妇人之仁而不杀刘邦,不杀樊哙,从而丧失了主动权。对于这样的说法似乎非常合理,教参中也如是说法,笔者也未曾作深入思考,只是欣然接受,然而学生却质疑道:项羽其实也挺凶残的,况且也有一定的野心,所以即使有再强的仁爱之心,在夺取天下的强烈欲望面前应该也不会如此不忍吧!细读文本,学生的质疑不无道理。虽然刘邦一向待人傲慢,这一回又是“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夺取天下的野心面前他能屈能伸。去鸿门谢罪,虽有项伯调停,却依旧命运难卜。所以为平项王之怒,他谦辞卑礼,俯道称臣,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安之若素。而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维护了项羽的尊严。至于樊哙,一来他那豪壮的气魄迎合了项羽的口味,使得项羽产生惺惺相惜之感;二来他站在义的立场,义正辞严;三来他同样给足了项羽面子。所以在鸿门宴上不杀他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项羽沽名钓誉,甚至不屑于用这阴暗手段来杀刘邦。

那么范增为何说项王为人不忍呢?细读文本,就可以发现这句话是范增对项庄说的,为的是能使项庄舞剑师出有名;其次这里也暴露出范增的疏忽,他没有很好了解项羽的真实心理,他的刚愎自用使他在鸿门宴上唱了独角戏。

两者结合,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必然的事情。

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若是一味地老套,一味地强调专家的意见,一味地遵循教参,或许会适得其反。这时倒不如放一放,来个听唱新翻杨柳枝,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中找相关依据,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使得学生充分而深入地把握文本。这样的教学势必是受学生欢迎的,它充满了新鲜的味道,也满足了学生的真正需求。

钥匙三:横看成岭侧成峰

文本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空白点,开放性、模糊性是其特征,对文本意蕴的把握,就允许有多种视角。视角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文本的新意蕴。正如加达默尔所说:“对一个文本或一部艺术作品里的真正意义的汲舀是永无止境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无限的过程。这不仅是指新的错误源泉不断被消除,而且也指新的理解源泉不断产生,使得意想不到的关系展现出来”。由此,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读者、不同的角度会出现不同的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同样在《老王》这篇文章中,教材把它放在“底层的光芒”这一主题之下,歌颂的是以老王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物在不幸生活中不改善良纯朴天性的品格。应该说,这完全符合文本的主旨,然而细细读来,似乎意犹未尽,文本字里行间弥漫着的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反思,一个知识分子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这从文本的最后“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中尤其可感。而且文本在赞颂老王善良的同时,似乎还在反思着当时那个混乱年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苦难的态度。这样的多角度阅读,也许能引导学生更细致、更深入地去解读文本,从而获取个性化的体验。

当然,横看竖看,都不能脱离文本,都不能任意解读,它还得以文本为依据,毕竟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他不可能变成哈利波特。所以对于随意的解读,对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解读,更需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文本细读。通过细读文本,去寻找支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获取更独特的、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钥匙四:知人知面更知心

文本往往是作家在特定的情境下写作而成的。文本中有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等等,我们只有把握这些元素方能真正了解作者的用心,这样的解读才能更真实、更丰满、更深刻。这些元素虽然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章的笔力走向,意蕴主题。

如在教学《想北平》这一文时,细读文本之后发现,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而作者老舍却选择了一些极平常的事物来写,如花草果菜。这似乎和我们所知道的北平有较大的差距。要理解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老舍,老舍是一个在北京生活了42年的老北京,他不是一个匆匆而过的旅客,选择这些细小平常的事物恰恰体现了他对北平的了解及他在北平的细微的生活体验。同时,老舍是一个平民,一个普通的北京人,他所关注的是和他一样的平民人的生活及环境,看到的就是“温和自然”,“布置匀调”,“特产可爱”。这些花草果菜的背后,这些平淡的文字背后,恰恰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

同时讲到最后“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这一处时,若不联系作者的写作时代背景,解读极有可能仅仅停留在普通的思乡之情上。而联系当时,1936年的华北危急,北京危急的形势,就可发现这一声呼唤中包含的是一个在外的游子忧心如焚的思家之情,充满了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由此知人知面更知心,也是细读文本、理解文本的一把钥匙,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文本内在的深厚意蕴。

当然,文本细读也不仅仅只有上述四种方法、四把钥匙,它更有千姿百态的姹紫嫣红。同时,提倡文本细读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更不是否定浏览速读,它应视一定的文本而定,只是强调该细读的时候就必定要细读,该咀嚼的时候就一定要嚼出味道来。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纵然是“千淘万漉虽辛苦”,也必定会“吹尽狂沙始到金”!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3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