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维目标搞好化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落实三维目标搞好化学教学

杜恒友

河北省武安市第十中学056300

一、以单元为整体,统领每一课时

针对一个单元制定教学设计,尤其独到的好处,这样做可以使一个单元的很多节课的教学设计整合到一起,统一起来,变成一个整体。然后在进行具体的每一节课教学时,还能温故知新,既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可以兼顾学过的旧知识,但是这种温故知新就不同知识的重新复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可以随着自己对教材的整章的把握,制造螺旋式的结构,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螺旋上升,能从新的视角,和不同的层面登上更高的顶峰,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式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还能节省很多课时,前后兼顾,效果也比以前好得多。另外一个单元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和全面理解。

二、有机整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谈到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永恒追求,但是很多教师对高效课堂都是挂在嘴边,对上课效果的不高效表现的十分尴尬和被动,其实高效课堂重点要做好两方面的整合,首先是思想方法和知识内容的整合,要把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和内容放在一块进行整合研究,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思想方法是一节课的灵魂,思想不明确或没有思想方法就会导致整堂课十分散乱,另外一节课如果不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和明晰疑点也将是不成功的一课。第二就是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用具这三个方面的整合,这部分重点说明的是教师的引领作用应该作为核心,然后结合其他多种方法,有主有辅,相得益彰,此外就是要以新课标为纲,以课本为参考,以事实为依托灵活穿插综合利用,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要正和多媒体,让PPT、视频和音频等得到高效利用。但是不管怎么做,都要立足于挖掘教学内容的知识价值,以知识为载体搞好教学情境的设计,设计好问题的线索,安排好学生的活动,组织好学生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要搞清楚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都应用了那些技术和手段,教学内容是怎么呈现的,教师应该站在什么样的教学立场上,新课程教学思想是否得到了具体体现,占到多大比例等等都需要做重点关注。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记得美国一个著名学者布鲁巴克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建构主义对这个领域也有研究,知识的获取不单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借助他人,可以是教师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父母等学习伙伴的帮助,然后依据学习资料,然后建构出知识体系,但不论怎样,问题是学习的总前提。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烈,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不强烈,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打折扣,对于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极为不利,这是新课程改革所明确否定的。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就会有一个新的收获,他们就会多一个新的窗口,然后启动更深层次的思考,毕竟一切发展都是以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为基础的,为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践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的有力举措。既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此重要,我们在具体做的时候就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要在课堂教学时候要善于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应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问题敢提问题创造积极的前提,打造好这一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假想,一个紧张的课堂,老师板着脸孔,还时不时挖苦学生几句,学生稍不注意,就要受到一顿批评,没有民主没有平等,没有和谐,学生的人格收不到尊重,思想也得不到解放,毫无自由,等待他们的是心跳和害怕,那还能有什么问题意识呢?再者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教育氛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这个步骤重点强调学生的想问,设置问题悬念,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氛围,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怀疑,无论是教师的课堂上提到的,还是学生们谈到的,或者是做实验中遇到的一个微小的现象,都可以作为问题的素材。第三那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把发现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不是无米之炊,感到有问题可问。不妨借助生产生活中具体遇到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发现,酝酿,把这些感到纳闷的问题挖掘出来,进行研究。此外双基教学也很关键,学生之友掌握好客双基,形成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形成自己的提问技能,问的有水平,有内涵。

四、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佳情境

高中化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脱离了实验就没有了化学,尤其是实验课,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求知识的欲望,之友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教学才会有很好的出路和前途,毕竟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功能,这既是化学教学认识的基础,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的本质,此外还能发现变化规律,把许许多多模糊的知识变得活生生,变得有血有肉,不光如此,化学实验还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和环境教育。

五、感性化学是开端理性化学是落点

尽管化学离不开实验,但是相当一部分内容仍然要依靠课本上的文本去描述,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相应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化学仍然显得很抽象,所以一些教师走入了误区,记忆重于理解,经验胜于规律,模仿多于独创,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凌乱不堪,十分扫兴。

总体上说,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之下,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一定要发挥化学学科的特色,让学生亲化学、爱化学,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以整体统领局部,整合思想方法和手段,以问题意识为抓手,以感性为开端,以理性为落点,探究育才良方,扎扎实实让化学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