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海的导航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点亮心海的导航灯

许翰荣

许翰荣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陈村镇中心小学525443

【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在农村小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立足我校实践,分别从“转变观念,挖掘资源”、“逐步推进,完善运作”、“巧用心理,提高质量”三方面分析、总结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做法与经验,力求总结出一种具体可行、行之有效、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模式。

【关键词】心理;观念;资源;运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164-02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长足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而在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也只是近二十年的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实现普及化、现代化、专业化、本土化,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本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我校学在茂名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动茂名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不断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模式,力求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上均有所突破。

一、转变观念,挖掘资源

我校主要是通过自筹经费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稳步实施,包括咨询中心的维护费用、教师培训进修的费用、课题研究的费用、参观交流的费用、购置资料的费用等。

在硬件资源方面,目前我校已建成一间近30平方米的心理咨询室,配置了电脑设备,引入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小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并购置了100多册的心理书籍。

在人力资源方面,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成立了由校长、德育处、心理专职教师、级组长、班主任等人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全面系统地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不断选送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进修学习,使人员更专业,工作更扎实。学校充分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因素是第一要素,必须使广大教职员工通过在岗培训,提高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以及开展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此,学校积极鼓励、支持、组织教师参加有关的培训,目前我校已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1名、“B证教师”4名,85%以上的在职教师已经过“C证教师”资格培训,为学校全面铺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我校还利用与茂名学院的良好关系和地缘优势,外聘了茂名学院教育系副主任黄曼娜副教授、心理教研室主任廖结敏副教授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顾问,参与对学生的群体辅导和个案咨询工作。定期邀请茂名学院心理学会的人员到校,专门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做辅导。

虽然资源短缺,但基本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充分发挥其效用,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达到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逐步推进,完善运作

我校正逐步建成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寓于活动和心理咨询的一系列运作机制。

2018年9月开始,该校在五年级、六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根据学校学生具体情况自编教材,教学形式上以活动课为主,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经过数年的实践,教师们的不断创新,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丰富、完善。另外若有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紊乱、思想动荡的突发事件,,他们还会及时派出心理专职教师,给学生团体或个人上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调整好学生的精神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在学科渗透方面,我校鼓励各学科的教师共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探讨学科教学中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心理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情感、意志、性格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而我校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做到:①注意把握好自己的教学心理状态;②深入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③选好渗透点,随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④重视情感因素,努力营造课堂中和谐心理;⑤注重教学心理在课后的延续。如:布置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上写上“我要对我的作业负责。”的字样,使学生的作业质量明显提高,还有批改作业,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凡学生做错的题目先打上“/”(不打“×”),发回学生纠正后,再把“/”改为“√”。学科渗透的主张使教师们全员参与,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不是只靠部分教师了,而是全体参与,群策群力,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而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活动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学校举办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上,如心理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研究性学习等,使学生在互动性学习中得到自我教育与潜能发展。譬如,上学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老师辅导了五年级、六年级的两个学习小组,对本班同学的健康状况及改善策略进行了一次探讨。学生们通过简易的调查、统计、分析,对自己以及周围人群的健康状况有所了解,激发了他们探索如何改善健康状况策略的兴趣,从而纠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此外,该校特别注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贯穿于级组长、班主任工作中。要求教师平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从表面到本质、从行为到心理,使学生愿意拉近老师,乐意把所思所想告诉老师,与老师坦诚相见,以此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一些心理有障碍而导致品行有问题的学生,单纯用思想教育方法,效果是难以体现的,因此,该校就要求教师或班主任善于用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心理分析、心理疏导,使学生意识到导致自己品行不良的原因是心理上的问题,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自己成长、发展的关系。在相互信任、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师生容易沟通思想,产生情感交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而对于那些由于自卑,对自己的理想、前途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滑落成“双差生”的学生,更要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远大崇高理想的理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心理追踪档案,实施激励教育,促其进步。

与其他几个运作机制相比,心理咨询是最具“专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我校的心理咨询室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机构,现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心理咨询室从周一至周五全天和星期天晚上向学生开放,并由有关教师轮流值班,本着“排除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患、指导学习生活、发掘智力潜能、塑造健康人格、促进健康成长”的宗旨,为广大师生服务。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还制定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各种规章制度,研究确定该校不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途径。据以往咨询记录来看,来访者中多为女生,咨询问题主要是交往、情感、学业、家庭、学校制度的适应等。经过长期的咨询服务,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获得舒缓,学业有明显的改善。另外还利用华师大的小学生心理档案系统软件为学生建立档案,便于今后的心理测试和问题研究工作的进行,便于指导对学生的各项日常教育工作。

三、巧用心理,提高质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是每所学校都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我校同样也不例外,在学校实施“质量强校”的过程中,我校充分利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过去,很多毕业班的教师在考试前,都会不自觉地向学生直接地说出“不要紧张”,其实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暗示作用,使部分原来并不紧张的学生在大考之前变得十分紧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后,教师们都懂得了如何引导学生,如“没什么大不了,大考小考我们已经身经百战,这只是其中的一次而已”。积极向学生作正面的引导,“我是最棒的”、“我尽力考好就是了”等的积极暗示。过去,开考前,老师们往往还在喋喋不休地向学生提出如何这般的要求,使学生不厌其烦,反而效果适得其反;现在,老师们在开考前与学生是随便聊天,让学生在考前尽量得到放松,成绩明显进步了。过去,每一科考试结束后,老师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向学生了解该科考试的情况,反而使部分学生容易陷入焦虑之中,现在,教师都能自觉地控制自己,考过了就让它过去吧,准备好下一科就是了……

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每年都持续攀升,学科竞赛也捷报频传,从原来一所农村小学到现在挤身于全镇优秀学校之列,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突显了我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成功效应。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作了探索性的努力,今后仍有很长的道路需要走:还需扩充资源,不断加强心理咨询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人员配置最优化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使心理咨询室成为我市示范咨询室;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运作的一般规律;进一步认识小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务求以论文形式发布研究成果……期望全社会都能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价值,进一步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以促进当地其他学校能更深入合作去探讨适合我国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周君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生抓起.[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6,(04)

[2]王红红.谈谈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7,(12)

[3]张付生.用爱心呵护她们稚嫩的心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