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形结合教学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小学低段数形结合教学的意义

任小琼

任小琼(四川省华蓥市双河小学四川华蓥638600)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量的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数”与“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矛盾的统一。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可见数与形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形结合解释概念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4-139-01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数形结合,创设与知识信息相关的各种情景,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产生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形象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教具、学具及电化教学手段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同时渗透了相关的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拓宽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时候,我布置学生自己预习我们要学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刚一开始,学生们非常投入的看起书来,不一会儿,就各自为政,注意力就从当前的学习任务上转移开来。这时候我发现这个苗头,就及时调整了任务,同学们,我都熟悉了那些平面图形,你能否用这些图形组成一幅画?

大家动手拼一下,看看谁拼的画最美丽,然后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并且向大家介绍你所拼组的图画有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不一会儿,学生的作品就完成了,有的用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拼成了一把宝剑:有的组成了一所学校;有的组成了一艘轮船;还有的组成汽车,大炮。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在此同时,学生加深了对这些平面图形的认识,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解难释疑

运用数形结合有时能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一年级的思考题:一队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红排在第5个,从后面数小红排在第8个,这一队小朋友一共有()个。

这道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的,因为这是三年级集合的知识。但是此题将图形与数量结合呈现,就大大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学生可以一边借助图形一边思考寻找解题方式。实际教学中有95%的学生做对了!

这道题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思路,它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更新,它的解题过程,成功地成为发动认识与构思的内在机制。

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将智能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10以内的《用数学》1课教学时,我插入一节“吃月饼”的综合课,本来是3年级分数的内容,我进行了修改之后,是这样的:中秋节,小豆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妈妈拿了10个,小豆吃了4个。

然后逐步揭示以下各题:①还剩下几个月饼?②如果把剩下的月饼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让他们吃得一样多,爸爸吃几个?妈妈吃几个?③小豆吃得多,还是妈妈吃得多?④如果你是小豆,该让爸爸、妈妈吃得多,还是自己吃得多?⑤那么该怎样分才可以使爸爸、妈妈吃得多些,而他俩又吃得同样多?这里,题材①是基本题;题②就发展了,要从整体中减去小豆吃掉的4个,再把余下的6个平均分成两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如果列式计算是(10-4)&pide;2,学生是不可能算出来的,现在借助生活经验,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运用形象思维,学生对②作出正确的回答,而且思维活跃,兴趣盎然;题③是比较4与3的大小,教学至此,应该说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已经完成,但是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④,使学生受到怎样对待长辈的教育。题⑤既是题②情节的必然发展,在智力发展的要求上又比较高,学生思维有些困难,但通过小组讨论、独立思考、比比划划,摆一摆等活动最终得到了“小豆吃了2个,爸爸、妈妈各吃了4个的正确答案,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上题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中我们不难看:“数”的思考、“形”的创设,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同时,又融情于景,恰到好处的进行了情感教育。

总之,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关键一点,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数学教学充满乐趣,相信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一定会引导学生由怕数学变成爱数学,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霞芬释疑与融合(小学数学同一内容分阶段教学)宁波出版社2010/07

[2]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