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北京》的说课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1

设计《北京》的说课稿

樊甲彦

◆樊甲彦甘肃省积石山县胡林家乡山庄教学点731799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北京》。这是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将首都北京描绘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从这幅画里我们能读到庄严、美丽的天安门,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又是一篇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文章,不仅能积累生动的语言,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祖国首都的热爱。

本课的二、三、四自然段,安排合理,详略分明地介绍了天安门、立交桥、名胜古迹、公园和高楼大厦。但是由于我班学生年龄较小,所有孩子没去过北京,只能用电视中所看到的北京来想象、描绘。因此,理解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课文第四自然段,对所提到的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新建的高楼大厦没有再做详细介绍,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北京,对于孩子们来说有难度。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坛、城、国、图”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理解语言文字和课文内容,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二、说教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遵照小学生的阅读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本着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原则,我准备采用“情境识字法”和“图文并茂法”教学,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集中识字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教学时注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把生字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组词造句,同时还注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式,充分展开识字的过程。“图文并茂法”即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通过课件的辅助和对课文言语的细读入境界、入角色,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感受祖国首都北京的美丽和神圣,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可分为六步:

1.增强积累,导入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情趣,在上课之前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上学期,我们学唱过《北京欢迎你》,刚才大家又跟着音乐唱了一次,随着音乐愉快地感受了北京,虽然没有去过北京,但可以根据图片来想象北京。在学生叙述自己的想象画面后,我小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北京看一看。我们一起来书写“北京”两个字,请注意“北”的左边要书写正确,第三笔是提。就这样,学生在欣赏中感知了北京。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北京美,作者描写北京的语言更美。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来感受北京的美丽?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谁能把课文中最难读、最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呢?

(2)读词识字。最难读的句子我们都会读了,相信这些词语更难不倒大家了(去掉拼音请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整体感知。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那么北京哪里最吸引你?你想去北京旅游吗?

基于本课的生字都集中在几个句子中,所以出示课文中包含生字较多的几句话,在读好难句的基础上再出示词语,做到词语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3.品读课文,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

由于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浅显易懂,加上二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字、词、句训练中已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所以我要求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的过程中理解该段内容。我主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继指导课文第2、3、4自然段。在学习中注重朗读和感悟北京的美丽。

4.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北京在学生心中已有一定的印象,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个说话写话训练,要学生用一句话来赞美北京,说说心目当中的北京。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说话、写话能力,让他们把心里要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在班级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个性得到了张扬,潜能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5.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坛、城、国、图”4个字,探究、合作、互动,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

6.小结课文,设计作业

其实,北京还美在有很多名胜古迹、公园等等,你们下课后可以去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下节课请你来当一回小导游,给我们介绍祖国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