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和风细雨深入学生的心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让和风细雨深入学生的心田

刘焕红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山东青岛266400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冰心老人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源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而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掌舵者。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要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班级氛围,努力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

班主任不但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今年是第十八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在探索适合现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惯用的方法是严厉地批评、训斥,长此以来,学生对我们产生了惧怕心理,有什么事从不敢对老师说,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经常挨批评之后,表现的是口服而心不服,时间长了也就与老师产生了敌对心理。教育不能深入学生的心田,我们的工作也就成了徒劳。面对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有时真感到力不从心。“班主任工作真是难干”,这也是我们许多班主任的共识。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怎样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呢?怎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点燃孩子们心中好强好胜的火花呢?这学期,在教育学生方面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有时候觉得孩子的自尊心真应该好好保护,我试着改变原来的工作方法,要求自己不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每一个学生,不发火、不指责、不训斥,学生有了错误及时指出,耐心地说服教育,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带着爱心走近学生,及时抓住教育的最好契机,让师爱细水长流,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和风细雨的劝说代替严厉的批评、训斥,这一下,我可真找到了一副良药,工作起来顺心多了。

一、用爱心唤醒学生,感化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深深懂得: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老师尽可能地了解自己,老师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往往就会唤醒学生封闭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喜爱,而学生们一旦喜欢上老师,就会爱上学习,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班主任老师应该当好学生的导师,用自己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情。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出来,其潜能会喷薄而出。

我们班上有一个出了名的调皮学生董翔宇,老师说一句他有十句等着,学习不好、违反纪律是常事,还扰乱别人学习,同学中谁都不愿意和他同位,对老师的批评常常是置之不理。新学期一来,我就找他谈话,我说:“董翔宇你是一位很聪明的同学,如果学习上能努力、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肯定会直线上升,升入五年级了,看你的个子明显长高了,思想上也应该成熟了,老师相信你,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赶上去?”他坚定地答应了一声:“有!”我又找他的家长进行了家访,接下来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表扬他,他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上课坐得住了,也不打闹了,真像变了一个人,任课老师都夸他进步了。我用类似的方法耐心地转变着班上一个个有潜力的学生。耐心的说服教育像魔法一样神效,学生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听话了,也一个个变乖了,我心里暗自高兴。看来,班主任并不是非得一副铁面孔,只要我们耐心一点,付出一颗爱心,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就会少生气,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这些方法和道理我们都熟知,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并不常用,老师们,请尝试一下,让和风细雨的劝说代替严厉的批评、训斥,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心目中,没有哪个学生是“零余者”,只有懂事与不懂事、上进与不上进的区别。学生生病后返校,我会送上我最诚挚的问候,并叮嘱学生再吃点药,一定要注意身体;学生因成绩不太好而灰心丧气时,我会主动找学生谈话,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渡过心理上的困惑期;学生出现诸如交友之类的问题时,我会结合自己听到的、见到的,将利弊摆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非强迫学生接受我认为合理的。就是这样,我向学生倾注了无限的耐心与爱心,努力把班集体变成播洒爱心的大舞台,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

二、走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工作中,需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用真诚的心灵去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条件。

我尝试着利用午间、课外活动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跳绳、踢毽子、下棋等活动。利用课间和他们呆在一起,谈他们较感兴趣的话题。然后逐步了解他们学习与思想上的一些困惑与问题,加以引导,为他们排除一些困难。这样久而久之班主任会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取得学生的信任。时间长了,学生都会主动地谈他们遇到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我班一位同学父母离异,有时她显得特别无助,这时,我会跟她谈心,说说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并与其母亲取得联系,真诚地帮她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和家长都会感受到老师对她真诚的爱。学习上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期待,学生是可以用心感受到的,这样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学生自然会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班主任,只有真诚地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爱”的暖流。“教育无痕,润物无声”,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