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病成珠”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蚌病成珠”说研究

王海燕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水霖胜皇幼儿园523000

摘要:作为文学创作论,“蚌病成珠”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且与西方文论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蚌病成珠”中的“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对“病”的理论研究作用于文学创作活动中,不断地促进文学的繁荣,它在指导我们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蚌病成珠”发展历程“欲望升华”

一、“蚌病成珠”说的发展历程

1.追根求源。“蚌病成珠”说最初是以诗性的、零散性的形态出现的,其理论根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文论思想。汉代是“蚌病成珠”说理论的初步形成期,西汉刘向在《淮南子·说林训》中提出“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刘安的说法首次将“蚌病成珠”说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后人将刘安的这一哲学理论加以引申,运用到文论中,成了“蚌病成珠”说的理论基础。至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进一步从主客体关系上提出了“感物起情”和“蚌病成珠”说,认为作家因现实刺激而产生情感激荡,从而进行创作,在刘勰提出“蚌病成珠”说以后,这一理论基本上已成熟。

2.继承和创新。继刘勰明确提出“蚌病成珠”说之后,钟嵘紧接着在《诗品·序》中从“怨”的角度拓展了“蚌病成珠”的观点,强调了主体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产生长时间的极度压抑消极情绪,促使主体去寻找方式宣泄疏导这种充荡于心、喷薄欲出的情感,故产生了文学作品。隋唐一代“蚌病成珠”说得到更多的作家或是批评家的认同与发展,因为中国古代大多数批评家都是以诗人或作家的身份来从事文学批评的,他们往往集作、赏、评于一身,“蚌病成珠”说的继承者在文学创作方面和理论建设方面都颇有成绩。宋代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命题,功业未成者往往移情山水,修身养性,又加上自己本身不得志的“忧思感愤之郁积”,写出的文章内容更为深刻,主旨更有影响力。明清两代的文艺理论家对“蚌病成珠”说的阐述热情仍不减。明代李贽认为当胸中“蓄极积久,势不能遏”的情感大喷发时,就是创作的强烈动机形成之时。清代陈子龙云:“而诗之本不在是,盖忧时托志者之所作也。”归庄在《吴余常诗稿论》中有云:“然则士虽才,必小不幸而身处厄穷,大不幸而际危乱之世,然后其诗乃工也。”从这些命题中都可以看到与“蚌病成珠”说的相通之处:一个人悲惨的人生遭遇常常会促使其创作出不朽的文章。

二、个案比较——“蚌病成珠”说与“欲望升华”说

1.相同之处。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他的精神分析学文艺理论主要概括为:文学是欲望的升华,人的精神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而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由性本能所驱使的,恰恰性本能(“力比多”)由于社会道德因素往往都是被压抑的、无法满足的,必须升华,文学艺术创作便是最主要的升华方式。文学的创作动机是被压抑的欲望需要得到发泄与满足,即是一种缺乏性动机。“蚌病成珠”说是一种缺乏性创作动机,“蚌病”就是一种磨难,一种心理的压抑与失衡。故“蚌病成珠”说与弗洛伊德的“欲望升华”说的第一个显著共同点是:两者都是缺乏性创作动机。第二个共同点就是“蚌病成珠”说与“欲望升华”说都是对现实的某种脱离。第三点相似点在于“蚌病成珠”说与“欲望升华”说都强调了文学作品是对作家生理和心理的宣泄与超越。

2.异中求因。

(1)“蚌病成珠”说与“欲望升华”说虽都是缺乏性创作动机,但前者的范围明显要比后者的范围广。后者偏重于个人被压抑、无法满足的欲望,主要是主观上的缺乏性体验,而前者不仅包括主观上的缺乏性体验,也包括客观上的缺乏性体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偏重个体本位,而中国文化偏重于集体本位,故西方的很多文艺理论均是从个人主义出发,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文学作品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向性,更多地针对着现实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即使表现个人的不幸,也往往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属于纯个人的东西。

(2)第二个显著的区别是:在理论发展上,“欲望升华说”的生命是短暂的,而“蚌病成珠”说的生命力是绵延不断的。差异形成的原因为西方人的历史观里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道统观念,而古代中国人的历史观则显得凝固、板滞,正如封建社会数千年超稳态的嬗递承传一样,“天不变,道亦不变”,中国人的历史道统观极为明显。

三、“蚌病成珠”的实践意义

“蚌病成珠”说不仅仅只是个文艺学命题,也蕴含着美学思想。河蚌之美在于不断的砥砺,这显示出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从河蚌生成珍珠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崇高美——力量的崇高,生命的伟大。

文学作品要实现由丑到美的转变,作家功不可没。作者心里必须要有一种强烈而激动的情感冲撞着;要有一种能震撼人心的能引起共鸣的思想观;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像高雅的措辞、堂皇卓越的结构、藻饰的技术等能辅助崇高美的生成。作家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很重要,这样所产生的作品必然具有强烈的崇高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奥]西格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