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童心自由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放飞童心自由表达

吴欣陈文

江苏省金坛市水北小学吴欣

江苏省特级教师陈文

在《主题生态作文教学新视野》一书中指出:“生态作文,就是记叙真实的生活经历,表达真实生活的状态,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让作文成为学生自然生活的一种状态。要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必须遵循‘生命与价值’的生态理念,尊重学生生命价值,尊重作文过程的生命价值,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与有创意地表达,大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品质、判断能力、价值取向,自己选题,自由发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看似多么简单的要求,然而,在今天的小学生作文中却为数不多。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经常这样抱怨:“怎么现在的作文惊奇的千篇一律呢?一讲到写我的老师,要么就路上拾钱包,要么就路上扶老人。我走了近一辈子的路,怎么就没碰到一个钱包或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呢?”我们的生活如此的墨守成规吗?我们的作文方式如此的公式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原因何在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很多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加上为了片面追求高分,急功近利,这表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就是唯考试论,唯分数论。长直以往,学生的口成了大人的口,学生的话成了大人的话,学生的脑成了大人的脑,小学生的作文变了味儿。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原生态”的习作呢?笔者做了一些探索一、无忌童言,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

小孩子说话不像大人那样有所顾忌,所以更多的时候小孩子的话更真实、可靠。他的一言一行皆发自内心,无需任何掩饰。

往往更多的时候是大人们给了他们顾忌,老师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教给了他们掩饰。所以少年老成、小小年纪思想早熟的现象比比皆是。

鼓励励学生言无所忌,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进而能很容易地进入无拘无束的写作状态。

如:学生庄嘉琪在《呀,香豆瓣》一文中这样描述“瞧,黄大成这个‘大胖子’的两腮塞得鼓鼓的,像只胖金鱼。陈冯君呢,他的嘴上油滋滋的,连腮帮子上也油亮油亮的,真是个贪吃鬼。”再看看她写的另一个同学“看,王美一会儿抓一把,一会儿又抓一把,看来她对豆瓣最情有独钟。虽然班长再三申明不可以再吃了,但王美仍趁班长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抓去了一大把,一直走到了校门口,她还不忘转身抢上一把才罢休。”因为表达的无忌,所以小作者能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爱吃豆瓣的同学刻画得十分传神。

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较少束缚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培养良好的写作心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兴趣表达甚至能乐于表达,同时,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无邪童心,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多样。

课标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我体会到了教师要珍爱学生的童心,让学生从小孩子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田里玩泥巴、下河去摸鱼、草丛找萤火虫……这些趣事哪一个不是小孩子所津津乐道的,可是一走进学生的作文,就被条条框框的要求束缚住了,长久以往,学生不敢写,不愿写,过多地注入了“谋篇布局”“中心思想”等概念,让学生望而却步。

我们要保护孩子写作素材的多样,如,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游戏中选取素材。也可以从生活中选取素材。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

如:同样写一次春游活动,内容就非常地丰富了,可以写景,可以抒情(春游的快乐之情),也可以写事(春游中发生的事)。

只有注意保护的童心,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的写作素材才会丰富多彩,作文的品位才会得以提升。

三、想像引路,善待学生的奇思妙想。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前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那怎样的指导才能让学生说出真心话呢?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曾经说过:“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不宜大讲写法。”也就是说作文指导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样写”的问题。这给我的启示是:习作指导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的奇思妙想要悉心地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把学生引到教师的思维“胡同”里。

四、激情激趣,展现多维度的习作评价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也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

1.充满激励,用情评价。“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如果学生冥思苦想写出的作文,换回的只是老师的指责,这必然会让他失去写作的乐趣与信心。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尽可能细心地找出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用上明显的标志加以赏识,使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的动力。

面对学生的每篇作文,应尽量去挖掘其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用上充满激励的评语:“你看见了词语下面的小圆圈吗?那是老师赞许的笑声。”“你是一位有潜力的孩子。

多阅读,多积累,相信你会更棒!”2.走近心灵,用心评价。言为心声,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触摸孩子的心灵。教师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天性,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有这样一篇习作《讨厌我的生日》:写的是学生生日那天,家里居然没一个人记得,经她提醒,妈妈也还是无动于衷,为此,她失声痛哭,非常气愤。读完她的习作,教师在她的文章后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的这篇习作老师不想用等级来评价,可老师想告诉你:理解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音乐。学会理解,我们的生活里就拥有明媚的阳光。”把学生当作朋友交心谈心,用温馨的批语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这样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习作与生活齐放异彩。

当然,小学生作文的提高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不可一蹴而就。小学作文有效教学应俯下身子,带有包容和赞赏的目光与小孩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对话,要保护好孩子的童心意趣,注重学生生活素材的积累,尊重学生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引导自由表达。

让学生想写、会写、乐写,让学生在习作中放飞自己的心灵,享受表达的喜悦,在学生作文这块领地上才能收获“原生态”的美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