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王笑丽

王笑丽(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科118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14-0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替代疗法,指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在体外循环中经过特定程序清除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达到净化血液,维持患者基本生理功能的目的。由于血液透析是长期的治疗过程,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主观舒适度不仅对其生理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新的医疗模式下,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得到重视,本文对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通过正能量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1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84岁,平均(48±8.86)岁,透析龄7~176个月,平均(53.26±2.33)个月,行标准碳酸氢盐低通量血液透析,4h/次,3次/周。排除意识及精神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者,将之设为透析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肾脏疾病排除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排除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适应证;严重心、脑、肺、肝、血液等疾病及恶性肿瘤,男47例,女33例,年龄25~81岁,平均(52.69±7.38)岁,设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主观舒适度评估患者主观舒适度采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thekidneydiseasequalityoflifeinstrument-shortform)进行评估。包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肾脏病相关生活质量两大组成部分,选择与血液透析舒适度相关的项目(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症状与不适、肾病对生活的影响、睡眠等)进行调查。各领域评分由0~100分,分数越高越舒适。

1.2.2问卷调查制定血液透析生活质量相关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透析龄、BMI等)、疾病资料(原发肾脏疾病、合并症等)、护理因素(体位、穿刺、拔针等有创操作)、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光线、温度、噪音等)、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包括医护人员支持、社会支持、家庭支持、经济负担等)。统一由医务人员询问填写,并由专人进行质量控制。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透析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估

透析组与对照组比较,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症状与不适、肾病对生活的影响等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症状与不适差异及躯体疼痛最大,两组睡眠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评估(x-±s,分)

2.2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单因素分析

将问卷中的相关项目进行赋值作为自变量,主观舒适度作为因变量,经单因素分析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包括年龄、透析龄、合并症、体位、有创操作、恶心呕吐、情绪、医护人员支持、社会或家庭支持、经济负担(P<0.01),见表2。

表2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单因素分析

2.3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多因素分析

采用后退法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筛选,其中透析龄、合并症、体位、有创操作、恶心呕吐、情绪、医护人员支持、社会或家庭支持等因素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而有创操作、恶心呕吐、情绪、缺乏医护人员支持、缺乏社会或家庭支持等因素与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舒适度密切相关(P<0.05),见表3。

表3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本研究依据国际上普遍认可的KDQOL-SFTM量表对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进行评估,该量表为专门的肾脏疾病生存质量量表,从多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对血液透析患者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其舒适程度。对比了两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可见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偏低,而透析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7个维度均显著低于肾病非透析患者,表明血液透析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说明透析的主观舒适度较低,症状与不适及躯体疼痛是造成主观舒适度下降的主要组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基本资料、疾病资料、护理因素、不良反应、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与患者主观舒适度可能存在相关性,排除了环境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为患者进行患者有创操作(穿刺和拔针)、恶心呕吐、情绪、医护人员支持、社会或家庭支持等因素与患者主观舒适度密切相关,排除了基本资料、疾病资料对主观舒适度的影响。

4护理对策

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的因素集中在护理、不良反应、心理及社会等方面。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需要开放血管通路,穿刺或拔针过程中的疼痛可能使其产生不适,因此在护理操作中应做好准备工作,并且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恶心、呕吐是常见的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出现此症状后必然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适当地调整血液透析的参数。情绪、医护人员支持、社会或家庭支持等因素属于社会心理行为范畴,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强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的新方向。疾病长期对机体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社会能力,患者极易出现沮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不了解也可能增加其恐惧心理。因此心理状态应激会产生对机体的刺激,出现不适感。临床工作中护士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调节,疏解其不良情绪,并充分地讲解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对透析患者仔细观察,支持到位,尽量做到对每位患者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应答。鼓励中青年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老年患者则加强对家属的宣教,使他们更多的获得儿女、伴侣的支持关爱。针对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分别给予帮助,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社会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其对患者的支持和鼓励。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主观舒适度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护理因素、不良反应、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与之关系密切,临床工作中应改进护理操作,增加正能量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舒适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