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举措,助力“生命体”班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四项举措,助力“生命体”班组建设

陈亚辉于冰洁

国网鹤壁供电公司河南鹤壁458000

摘要:《班组进化论:从细胞群到生命体》一书中提出了“生命体”班组理论体系。班组从“细胞群”到“生命体”,意味着班组开始具备了自我驱动、价值创造、智慧分析等特点,班组也由过去的末端业务执行单元演进为前端价值创造单元。根据地调班实际情况,鹤壁公司地调班正在积极转型,从组织管理变革、作业流程优化、协同高效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四个方面探寻一套适用于新时代的“生命体”班组管理模式。

关键词:班组文化;班组进化;生命体;调度

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承载着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班组建设是企业管理永恒的命题。不难发现,在技术更新迭代、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囿于管理的惯性、机制体制的束缚,班组的变化显得被动而滞后,班组的内在潜力和活力无法有效激发与释放。

《班组进化论:从细胞群到生命体》一书中提出了“生命体”班组理论体系。班组循着“科技——管理——人”的主线螺旋式上升进化,就像生命体一般,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不断发生应激响应,从最初的“细胞群”成长为“生命体”。班组从“细胞群”到“生命体”,意味着班组开始具备了自我驱动、价值创造、智慧分析等特点,班组也由过去的末端业务执行单元演进为前端价值创造单元。结合书中所提出的班组发展新模式,根据地调班实际情况,鹤壁公司地调班正在积极转型,从组织管理变革、作业流程优化、协同高效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四个方面探寻一套适用于新时代的“生命体”班组管理模式。

一、组织管理变革——安全型班组建设的突破点

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有效释放技术带来的生产力,而在智慧网络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则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如何更好地激发班组中的活力,提高个体工作积极性,要进行组织管理变革。

在打造安全型班组、提升班组员工安全意识方面,我们常采用的方式是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和安全事故分析。一成不变的培训方式时间长了容易引起班组职工思想上的抵触,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如能通过变革方式,灵活组织,将事半功倍。比如:在今年的安全培训组织形式上,我们地调班就组织班组员工带上家属进行座谈,让职工的家属从父亲、母亲、妻子、孩子等方面谈谈他们对亲人的安全要求,让职工从侧面了解到他们在家人心中的影响,从侧面在职工的安全意识上烙上印迹,增强印象。安全型班组的打造,需要通过变革组织形式多样化灵活的开展。

二、作业流程优化——标准化班组建设的出发点

《班组进化论:从细胞群到生命体》一书中提到了标准化管理。一是按标准化要求,对工人进行培训,二是提供标准化的生产条件,这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环境等。

在标准化班组建设的过程中,流程的标准化至关重要。班组可以集合技术骨干,从班组管理、科技创新、日常维护等大项入手,进行汇总统计,建立起班组工作的大框架。再从一个一个节点工作入手,分项分层进行标准化。也就是说某项工作只要一启动,通过流程图每个参与人员从头到尾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

比如填写综合操作票中,调度员根据标准化流程“1.副职拟票;2.正值审核;3.正值下令;4.副职监护;5.副职归档”如此整个工作才算是真正全部的完成,并且从这个小的工作中,也体现了班组标准化建设的特点:框架标准化,工作节点标准化,工作内容细节的丰富化和详细化。

针对流程标准化的建设,地调班目前主要的做法有:一是对岗位工作流程调查分析,将现行操作程序和动作进行分解,找准薄弱环节;二是针对主观问题,改进操作流程,形成一种优化的工作程序,逐步达到准确、高效的流程效果;三是按照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控制不规范的行为,保证班组人员上岗标准化、操作流程化,有力促进班组的各项工作开展。

三、协同高效创新——创新型班组建设的着重点

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终端技术下,科技的力量对社会运行的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改变。对于班组而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本身内部就必须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自我修复、以及自我替代、颠覆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在打造创新型班组道理上必须具备的能力。

以地调班班组QC小组活动为例,首先我们利用微信建立了调控中心QC小组公众号。利用该公众号,中心各专业及班组可以进行课题注册、活动记录等日常管理及成果发布,为QC小组活动提供了管理与交流的平台。其次我们积极提倡各专业开放,选择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课题,以专业为条线,组织中心各QC小组进行攻关,不仅很好地适应了机构相对稳定而任务多变的工作现状,而且促进了各专业间的信息分享和沟通。

我们在内部设立了每年一次的QC小组成果评比。具体分为目标课题选择、最佳活动体验、成果展示方案等奖项,要求中心每一个QC小组将成果做成演示文档中心内部发布,参加评比。由此很好地鼓励了各QC小组将实践中的管理经验和技巧贡献出来让大家分享,同时也留下了文件档案和数据,累积了知识。

通过各专业协同处理,一个专业化团队的力量得到有效的激发,团队协作收获硕果累累。目前地调班QC活动在2012-2017年,连续五年获得市公司第一名的成绩,地调班更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四、激发内生动力——关爱型班组建设的根本点

班组和个体共同价值观是基石,班组价值观对于个体自身行为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班组注重以人为本,激励追求卓越,实现价值创造,打造“生命体”班组文化。

地调班班组一般青工较多,爱好广泛,但由于其单调的轮流值班工作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班组成员的娱乐欲望,限制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及切磋,限制了班组成员个性的有效发展。为丰富调度班组员工的文化生活,打破值班工作封闭的特性,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和身心健康,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常规、创造条件,为这一特定人群改善业余生活环境,以催生班组建设活力,提升班组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要有效利用班会时机,精简议程,缩短会期,挤出时间,组织开展适合特点的文体娱乐活动,举办小型比赛,满足班组成员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要鼓励和支持有特长的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训练,提升技艺,以便在上级比赛中大显身手;三是要根据专业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及外出培训,到兄弟单位学习,到检修现场进行培训,到辖区大型企业用户走访等。通过上述各项外出活动,可以有效地开阔班组成员视野,学习外部实际的新知识、新经验,并了解用户自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需求,从而实现了在放松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进友谊、激发活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班组成员的工作。

有效的团队合作是班组良好运行的保障。每个员工个性化都得到尊重的同时,团队合作、团队氛围、团队成员协作能力才能更好得提升。

结语:

当今,班组正处于信息时代和智慧时代之交,未来班组的形式和班组运行方式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智能化班组是生命体班组的初级阶段,人机协作和人机共融班组将是智能化班组的迭代方向。在智慧能源、万物互联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新时代下,地调班将努力打造出一支安全型、标准化、创新型、关爱型、成长型的班组职工队伍。边研究,边实践,边创新。“生命体”班组建设,我们在路上。

参考文献:

[1]郭晓飞.浅谈班组安全生产管理[J].班组建设大家谈,2011

[2]国共慧.《班组进化论:从细胞群到生命体》[J].中国工人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