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呈现课堂别样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0
/ 1

随文练笔,呈现课堂别样精彩

卢锡华

吉林省长白山池北区第三小学校133613

摘要:随文练笔与教材紧密相连,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得习作的技巧和经验,学生有据可依、有法可循。随文仿写、利用插图练笔、古诗文改写、学写导游解说词、随文拓展等都是随文练笔的好方法。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读写结合训练点,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可呈现语文课堂的别样精彩。

关键词:阅读写作随文练笔读写结合举一反三

语文究竟培养学生什么?我认为有两大方面,一个是阅读能力,另一个是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里倡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学生却普遍存在着惧怕作文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感悟到,随文练笔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好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材中的课文大都语言凝练,情节生动,每篇课文都有练笔题材,或课外引进,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

一、随文仿写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会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

二、利用插图练笔

小学课本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可对于这些插图,有些文中只是一笔带过。这可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就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插图的种类,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使用得当,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欲、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

三、古诗文改写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古诗文语言凝练、令人遐思,具有无限的思维弹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再造空间。在了解诗文大意后,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古诗文,充分感受诗的意境和情感,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笔,在想象中拓宽思路,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情感,在练写中“入境”,使读与写相得益彰。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改写成游子思乡的叙事文章;《暮江吟》可以改写成暮色中江水美景的写景文章;《赠汪伦》可以改写成送别的文章等。当学生深情吟诵古诗,带着感受充分的朗读时,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诗人语言的表达艺术。此时,我们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大胆地想象和畅所欲言,而且抓住时机,让其动笔写下自己此时的所感所想。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真正是“我手写我心”。

四、学写导游解说词

写导游解说词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的传递功能、影响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生动地描述了国内外的名胜古迹和世界各地的奇特风光,既让学生大饱眼福,又激起学生的无限遐想。学生学了这类课文后,可让他们学习写一写导游解说词。学习了《水乡》,学生知道了水乡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了解了江南水乡景色的迷人。我在课堂上让孩子当起了小导游,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写一段导游词。孩子们一个个都很激动,无限的民族自豪感纷纷写在他们的小脸上。

五、随文拓展

课本中有些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野荷塘》结尾说道:“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缥缈的童话王国。”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课文,发挥想象:“这个童话王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他们用清澈的童眸打造了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活跃了语文课堂。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随文练笔,与教材紧密相连,学生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无论哪一种形式的随文练笔,孩子都会轻松应对、乐于表达。我还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每人一本《我手写我心》,记录、交流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总之,要想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重要的是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锻炼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课文阅读感受与自己的笔头训练结合起来,写出真真切切的实际感受。作为教师,只要我们用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找准读写训练点,找准读写联系点,皆可以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一道美丽的桥梁,呈现语文课堂的别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