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在小儿心肌炎护理中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健康教育干预在小儿心肌炎护理中作用观察

马晓平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在小儿心肌炎护理中作用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参与本次研究,将100例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远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效率80.00%;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6.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2.00%,且两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心肌炎患儿中应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保障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值得推荐。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心肌炎;护理作用

小儿心肌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好发病之一,心肌炎是由于心肌的局灶性或者弥漫性炎性侵入,导致邻近心肌细胞的坏死或者变性。该疾病临床特征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患者在心脏症状发生前期出现上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等疾病。急性期心肌炎可导致心脏明显扩张,出现心力衰竭或者心律失常,导致死亡[1]。由于小儿心肌炎患儿在发病时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加上患儿家属对疾病不够了解,拖延治疗时间、产生焦虑和担忧心理、患儿不配合医生治疗等,都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为此,调整护理模式,做好对患儿家属的宣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笔者选取的10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加入,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不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共计入10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全部为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诊,100例患者家属知晓并签订治疗同意书。将100小儿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儿中,男孩26例,女孩24例,年龄范围在2岁-12岁,平均年龄为:7.5±2.2岁,发病时间为5-8天,平均发病时间为:7.2±1.8天;观察组患儿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3岁至11岁,平均年龄(7.1±2.4)岁,发病时间4至9天,平均发病时间(7.1±1.5)天。两组小儿心肌炎患儿的基本信息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按照护理指南进行。观察组小儿心肌炎患儿在实施常规护理后加强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2]:①在患儿入院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由于很多患儿家属对病情不够了解,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担心等心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立即与患儿家属交涉,告知心肌炎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安抚患儿家属的情绪,促使患儿家属配合护理工作。

②采取播放动画的形式,让患儿知道疾病的危害性,医生与护理人员能帮助其恢复健康,同时让患儿家属一直陪伴在其身边,帮助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工作,促进护理、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患儿做相应检查时,如果过于哭闹,应当给予患儿颜色鲜艳的玩具,转移患儿注意力。

③在患儿的病房内,多摆放色彩鲜艳的壁纸、介绍疾病的贴画、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在患儿的病床床头放置介绍卫生、健康、疾病等漫画书,必要时让患儿家属通过书籍告知患儿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④做好患儿病房内的卫生,给予患儿一个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同时做好饮食指导,以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佳,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影响患儿病情。并鼓励、安抚患儿心理情绪,让患儿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在护理过程中,采取温柔的护理态度帮助患儿树立治疗信心,有助于提高患儿配合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⑤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儿及患儿家属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详细的向患儿家属介绍预防、自护工作、预防感冒等,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为患儿复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3指标与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疗效根据患儿康复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护理满意度则根据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很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

将两组患儿的结果采取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录入处理,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对照组心肌炎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观察组心肌炎患儿的总有效率96.00%,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一。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3讨论

小儿心肌炎的发病较急,且临床表现极为明显,若患儿家属不了解该疾病,会导致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或者出现紧张、担忧、焦虑等心理,影响治疗过程[3]。

健康教育是护理干预中一种方法,不同于常规护理,而是通过健康教育让患儿和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其治疗配合性和护理依从性,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重要作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是根据医生的叮嘱对患者用药护理,仅仅做到生理上康复[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家属心肌炎的相关知识、治疗方式、护理方法,让其不要紧张、担忧,并告知配合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时,由于患儿年幼,对很多事情不够了解,所以在治疗时需要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适当的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通过玩具、贴画等方式让患儿知道治疗对身体健康的作用[5]。

再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不佳,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低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小儿心肌炎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热依汉妮萨·图达吉,穆耶赛尔·麦麦提,依力木古丽·阿卜杜克热木.健康教育在小儿重症心肌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1):74-76.

[2]王晶然.小儿心肌炎护理及健康教育方式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0):110-111.

[3]刘宵庆.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重症心肌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102-103.

[4]丁小萍.健康教育在病毒性心肌炎伴有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03):515-517.

[5]吴玉琴,张璇,何丽琴.小儿心肌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应用意义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26-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