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质疑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语文质疑教学初探

邱祥旺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南华镇初级中学校四川德阳6181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8-031-01

枯燥乏味是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而效率低下是语文教学的通病。因此,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优化语文教学呢?作者认为:质疑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作者通过课堂细致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在质疑引导下,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学生争先恐后发言。质疑为语文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质疑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优势

1.质疑顺应素质教育中的推动学生主动发展原则

素质教育一个突出特点在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进步。而在质疑引领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构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适宜氛围中主动思考和拓展思维。此外,在质疑引导下,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互相激励,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和创造才能。质疑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因此,彰显素质教育特征。

2.质疑促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现状

语文教学之所以单调乏味,归根结底在于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现状。而质疑则大为不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来把握学生现状,从而制定出切合时宜的教学方案,增强语文教学有效性。一般而言,学生对学习内容适应性较强。因为从某一定层面而言,学生通过质疑来获取学习素材。因此,这些学习素材符合学生思想水平和能力,便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有效记忆。

3.质疑可以增强学生能力

纵观古今中外一些伟大的发明和创造。自我控制是人类的天性。而通过质疑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了,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学习任务、持久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通过质疑显著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常言道: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主动思考和质疑息息相关。学生在一种疑问下,主动思考,用心分析和概括总结。这些都是学生主动思维的结果。而学生的创造力也能逐步提高。为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质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质疑顺应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促使学生树立学习主人,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语文教学有效性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

二、在语文中实施质疑教学的有效举措

1.消除心理障碍,促使学生有畏惧质疑向敢于质疑进行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过于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那种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单一教学模式,极大的制约着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促使学生不愿主动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不敢回答问题和害怕回答问题。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质疑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名人名言促使学生意识到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主动质疑;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名人质疑的事例,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促使学生意识到质疑时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促使学生以质疑为乐趣;比如:语文教师可以构建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一种融洽师生关系中推动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此时语文教师要对于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赞扬和激励,促使学生主动质疑和乐于质疑。

2.引导学生有敢疑向会疑进行转变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外,由于学生自身局限性,他们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思考的价值,为此,英语教师要步步引导,适当传授质疑技巧,促使学生会质疑。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教材进行质疑。一般而言,学生学习水平和语文教师是否吃透教材息息相关,因此,学生主动质疑时机很少,为此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最大限度消除学生依赖心理。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过于迷信教材,要敢于对教材内容进行质疑发问。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教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自身并非十全十美,势必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向教师质疑发问,常言道:条条大道通罗马。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此,语文教师要允许学生产生不同看法。一般而言,这种不同的观点就是一种不同的视角,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言而总之:以上两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然而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一项艰巨性事业,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绝非一朝一夕所致,为此,语文教师要在质疑主动性和策略上进行引导和激励,进一步挖掘质疑的巨大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有效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