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问题研究

吐尔洪·吐尔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畜牧科资料编译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4

期刊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对期刊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途径把期刊内容传播出去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具有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和传播网络化等特点。随着网络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等电子终端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持续下滑,传统期刊赖以生存的根基开始动摇。在数字化改变期刊生产流程、管理方式、营销方式和盈利模式的背景下,我国期刊已开始向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数字化业务持续增长,收入比重也在不断攀升,但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由于期刊数字化出版具有成本较低、传输快速、互动性强、搜索方便、存储量大等特点,依靠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占领未来市场、谋求新盈利和发展模式,成为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焦点。

一、科技期刊数字化的意义

1.数字化为科技期刊拓宽了发行渠道,增加了期刊附加值。传统科技期刊的发行渠道单一,大多数科技期刊社只是委托邮局发行或自办发行,个别期刊社虽然也能拓宽发行渠道,但也不过是通过通信员发行、与相关单位联合发行。正是由于发行渠道单一,造成了科技期刊发行量小。数字化可使科技期刊网上发行,更多的潜在读者可以有机会阅读本刊,增加了本刊阅读的机会,可吸引那些对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读者,使其由潜在的读者成为本刊的真正读者。不仅如此,科技期刊还可以借助于网络走向海外,扩大本刊在国外的影响,吸引国外对本刊研究领域有兴趣的读者,从而逐步扩大本刊的海外发行量。

2.数字化可提高编辑工作效率。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应该是期刊编辑出版全过程的数字化,只有整个编辑出版过程全面实现数字化,才能真正发挥期刊数字化的优势。首先,通过网络选题策划更快更准,组稿效率更高。当编辑或期刊社有某个选题意向时,可登陆网站,输入关键词,搜寻相关选题的研究状况,有的发出约稿通知,既保证了选题策划的准确性和前沿性,又提高了组稿的成功率。其次,通过网络审稿缩短了审稿周期。期刊社在接到作者的电子版稿件后,可直接将作者电子版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联系电话等情况复制到稿件登记文档中,责任编辑在网上初选稿件,并将初审稿件在网上进行复审、终审,大大缩短了审稿时间。通过网络邀请专家进行匿名审稿,节约了稿件的邮寄时间。再次,通过网络进行编辑加工既快又准确。责任编辑通过网络对终审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及时发现并纠正稿件的专业错误,对那些编辑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既可上网查询正确答案,也可通过网络直接与作者沟通,并修改终审稿件的电子版,从而进一步提高稿件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最后,通过网络校对可降低差错率。将计算机安装校对软件,变过去的人工校对为电脑自动校对,既快又准确,使编辑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3.数字化方便了作者和研究者。数字化为编辑工作提供的最大便利之一就是科技期刊社网站的公开和电子邮箱的使用,这为作者投稿及咨询稿件处理事宜提供了方便。作者可将稿件直接发送至期刊社的手稿信箱,既省去了稿件处理的打印费用和邮寄费用,更节约了稿件邮寄的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投稿时间。此外,作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或电子稿件就稿件处理的有关事宜与期刊社沟通,以尽早确定稿件处理结果,并就期刊社稿件的处理意见进行修改或将稿件改投他刊。期刊社还可借助网络彻底改变学术沟通方式,在主页或网站上安装稿件处理和编辑管理软件,在网站上开辟讨论区,使作者、读者、编者互动起来。期刊数字化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科技期刊数字化后,研究者们可轻易、快捷地登陆各科技期刊网站,高效率地搜寻所需资料。此外,研究者还可以借助网络核实、检查某些资料的真实性和观点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其研究成果的质量。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出版管理体制。我国传统期刊社的数字化转型遇到的许多现实障碍,归根结底是由于现行的、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出版管理体制造成的。我国期刊数字化产业布局模糊,同质化竞争严重,数字版权保护力度不够,传统期刊社缺乏数字化转型动力,传统经营观念制约着数字化商业模式等问题,均可以从出版管理体制的垄断、封闭中找到根源。这一体制性障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期刊市场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分散,无法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产业结构效率低下。

2.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条款设置较为粗糙,原则框架多,操作细则少,网络著作权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一方面,现行条款只包含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条款,且适用度有待提高,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管辖地法院确定难、权利主体身份确定难、被控侵权行为主体确定难、侵权证据审查和事实认定难、侵权行为界定难、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认定难、侵权损害赔偿确定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对数字作品著作权人所享有的权利如复制权、发表权、署名权、发行权等权利的保护还是法律的真空地带,因此,急需国家制定针对数字期刊版权保护的法律,切实维护期刊社和消费者的权益,加强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研发,提高数字期刊产品的防侵犯能力。

3.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中利用多种媒介方式。现有的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物一般是经过初步整理、校探、标点的数字化全文,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用户感受到的就是一页一页的文字,比较枯燥单一。其实,无论对于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从视觉感官角度来说,都希望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界面更加生动丰富、易用和智能化。在数字化技术高度进步的今天,这种愿望是能够逐渐实现的,即除了文字,可将声音、图像、影视以及一些辅助智能功能加入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中。阅读关于图谱、画册的期刊和富有插图的期刊,可利用图像分析、色彩还原和数字重建技术,在计算机上还原图像的真实面貌,给予用户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近年来,GIS技术日益发展,如果将其引入期刊数字化出版实践,可使期刊文献纸质史料集成化、数字化、图表化,并实现资料查询、数据统计、地图生成等智能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阅读方式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了电子阅读,纸质期刊出版与销售由此受不小的冲击,在实效咨询、快速检索等领域,电子期刊取代纸质期刊的主导地位已是正在进行时。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纸质期刊要保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实施精品战略,质量提升是基础。

4.“内容为王”是科技期刊数字化的核心。传统期刊出版社要想在数字化建设中,在同数据库出版商的利益分配角逐中夺回话语权,关键是要提升其科技期刊的学术力,这主要靠的就是期刊内容。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始终是核心,这在数字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在不断增强,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和精度、信息的覆盖面以及影响效果等越来越大,读者的选择范围也大为扩大。科技期刊必须吸引高水平、创新性的论文,全面提升科技期刊总体的学术质量。

相关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