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差异分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1

关注差异分层教学

邵晓军

邵晓军(青岛市市北区教研电教室,山东青岛266000)

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教学中最头痛的便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怎样帮助、指导学生缩小两极分化,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要长期探索的课题。从教十几年来,笔者尝试过许多减少两极分化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层教与学。分层教与学能培养优等生的组织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使学困生挽回自尊,培养自信心,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

一、针对差异,学生分层

2002年9月,笔者对两个实验班学生逐一做了细致的分析,制定了分层教学计划。实验一班56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A、B两层。A层由60分以下的26名学生组成,B层由30名中等学生组成。为什么把学习差的编为A层?从常理来说,评定成绩A为最高等,A是26个字母之首,A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符号,因此,A层虽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A层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削弱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感情上容易接受。

二、合作竞争,层次转换

分层后,各层成员实行动态管理。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对各层成员个别调整。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B层帮A层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B层的一个学生帮助A层一个学生,同时又有小组竞赛,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那个成员拉入B层中。建立这种承包制,为每个学生创造了整体发展的机会,也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与落实。

三、立足实际,目标激励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这是成功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差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在分层以后,先由实验班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分层教学,各因其才

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差异,从实际出发,实施英语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智力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让优生吃好,差生吃饱,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有所长进。

1.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教材难易度的差异,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如每课的单词、词组及常用句型,这部分内容A、B组学生都要求掌握;第二类是重点知识、语言点的运用,如每课短文中新出现的语言知识,要求A层前半部分同学和B层全部学生掌握重点,在老师的传授下,吸收、消化、巩固和提高。同时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灵活地进行会话、复述课文,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第三类是难点知识,例如初二课本上出现的现在完成时和定语从句,要求学生做一般理解,A层的大部分学要求能突破难点,在以后学习中遇到此类知识,能有较深刻的印象。

2.课堂教学目标分层

对A层学生授课时,首先对上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新授课以课本为重,立足于基础知识,生词和重点句型要领读,要逐字讲解清楚,举例要板书清楚,一定要提前设计好课堂反馈练习题。对于B层学生,上课先检查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让他们尽量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有效的利用课堂45分钟把知识的重难点给学生讲清楚,做到有条有理,把英语中一些习惯用法、特殊用法讲清楚,并要求学生强化记忆。

3.作业布置分层

设计有层次性差异的作业,可以使每位学生均得到“最优”的发展。对B层的学生,有关课文和内容不但要求背诵,而且还要会默写;对A层的前半部分学生要求能背诵句型,后半部分只要求朗读。对于课内作业,B层同学在能模仿课文、句型进行对话的基础上,要求能回答老师根据课文或句型设计的问题。A层同学要求能模仿课文、句型进行对话,差一点的要求读准单词,能朗读课文。对于课外作业,B层同学除了完成《新课标同步学习与探究》外,还要完成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专门设计的作业。A层的学生要求完成《新课标同步学习与探究》,成绩在30分以下的只要求完成同步探究的基础知识部分。在作业分层的同时,老师还积极鼓励学生在完成目标作业后,自觉向高层次作业挑战。

4.检测内容分层

把检测内容分为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A层后半部分同学只要能正确完成基础题,就可以得满分;A层前半部分同学除了正确完成基础题,还要正确完成中档题才能得满分;B层同学只有三档题都正确完成才能得满分。为了激励A层同学,跨档做题正确者得附加分。这样,在英语测试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考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厌学、气馁和失败的情绪。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正如宋朝教育理学家朱熹所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