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初中字词筑牢语言底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抓好初中字词筑牢语言底座

张有龙

张有龙(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初级中学陕西省汉中市723400)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011-01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字词教学,不少语文老师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有人会质疑,甚至明确提出反驳,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应该转移到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初中阶段还搞字词,简直就是小儿科,本末倒置。

现实情况是,我们初中学生的字越写越难看,写作过程中学生是绞尽脑汁,肚子空空,缺乏词汇和优美佳句,作文更是文不通顺,字词贫乏,表达水平低。日益兴起的汉字听写大赛就是对现如今字词基础不牢固的拨乱反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第四学段的识字里,课标也有着明确的要求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聚焦语言汉字运用”。还专门设置了附表,比如:附录4为识字、写字基本字表(300字)、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2500字;字表二,1000字)我要问一下大家,汉字听写大赛我们学校的比赛成绩如何?学生识字现状怎么样?对于字词教学,有的教师可能提出质疑,这是小学阶段的任务,但是,从目前在全国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和日常学生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弱化。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例,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而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科核心的关键。

以陕西省最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为例,也看到了关于汉字书写方面的考查,从考试、课标和语文教学现状三方面考虑,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是不是也该清醒一下呢?我们应该重视初中字词教学,从小学阶段的大量识记、书写的训练,转变到大量的运用上。

在我看来,小学阶段字词教学任务重,六年级结束后,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初中字词教学单从数量上看,教学任务并不重,只需要认识500个左右汉字,故而应该把字词教学的灵活运用当做一个任务,以字词运用综合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初中字词教学实施上,我有这样几点建议和不成熟的思考:

1、重视字词教学目标,突出生字新词,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完成语文课程标准的字词要求,这是最低的标准。其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累计认识3500个汉字,就已经能够阅读95%的文字材料。对于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汇,还应该布置抄写、识记类的作业,以此巩固并逐步掌握。

2、突出成语积累和运用,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民族的精神与智慧。成语是我国语言的精华组成部分,有的产生于历史文献,有的产生于经典作品集名篇,有的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约定俗成,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成语,是对文化传统的弘扬和继承,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种扩充和强化。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夯实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把成语做出大致的归类,也可穿插在多个学习活动中,实现篇章阅读与词汇教学的结合。比如《桃花源记》,以成语的形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描写环境的成语,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阔、房屋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鸣等;描写风情的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等。学习《岳阳楼记》,积累大批量的词语,如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等。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中掌握,在运用中形成较好的语感。我们在学生日常的作文中不难看出,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词汇贫乏,心中有想法,却无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灵活地表达出来。其实究其原因无法有两点,一是词汇的积累量太少,二是在教学中忽略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训练,三是词汇表达技能缺乏必要的训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声称:“从教学的初步起,知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要让学生“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因此,初中字词教学的立足点是训练与运用,比如鼓励学生采用叠词、夸张、对偶的修辞法来尝试运用词语。重视字词的迁移、拓展、扩充及运用。不能仅以识记、认读为默写为主,如成语南柯一梦,进行故事讲解、释义,还应列举出相应的近义词(黄粱一梦,春梦一场)。如坐井观天的近义词,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此外,鼓励学生依据成语,创造出与之对应的场景,也是成语运用的一个有效方式。

4、鼓励学生使用新鲜的词汇,识字积累与写作练笔紧密结合,以写促用,现学现用,提升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必要的时候,字词教学要接地气,与时俱进,引起高频率使用的网络词汇,增加字词学习的时代气息,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比如“囧”、“烎(yin)”等。“烎(yin)”(流行于互联网中的一个字,“烎”起源于游戏家族,是游戏玩家们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烎”这个字也逐渐在游戏玩家中流行起来,用来形容自己充沛的竞技或游戏状态。现在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可以用来表示“霸气”、“彪悍”、、“制霸”等诸多意思,是一种男子汉的勇武精神与豪气的体现。)再比如,“点赞”“井喷、”“给力”、“屌丝”、“洪荒之力”等词汇。语言词汇是社会化的产物,环境的变化会孕育新的词语,并且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底座,夯实了基础,语言表达才有“源头活水”。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也应不断地转变思想,多个渠道去丰富词汇、巩固词汇、汲取词汇,创设活动,让学生多积累、多运用,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才会得到真正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