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李秀

李秀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第一小学

摘要: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视域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与调整,更加强调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开展,拓展语文学习视角、促进有效语文学习的实现。传统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僵化,缺乏"生本"理念的践行,单一的阅读指导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如何以开放式教学思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成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推动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1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价值

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要进行课外阅读。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完成了,那么他就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必须千方百计地"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为此,有序地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精心指导下的课外阅读可以提升他们整体的理解认知水平,助力他们智力的开发。

2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所存在的不足

2.1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外界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因此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家长对于学生阅读课外读物通常都是持支持的态度,并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也会购买大量的课外读物,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成绩。但是现实情况有时可能会与家长的主观愿望相反,主要原因就是选材目的不同,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主要是选择一些漫画或者小说来打发时间,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性,但是家长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通常会选择一些科技或者经济类刊物,想让学生增长见识,这样就出现了学生选择目标与家长选择目标的偏离,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无法取得明显的进步。学生阅读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无法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

2.2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各项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學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却很少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有些学生喜欢逐字逐句地阅读,也有部分学生采取翻阅式阅读,这两种方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现在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一旦遇到问题不能够解决,就会选择跳过问题,阅读其他的内容,这样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到最后,学生再想解决问题就变得更加困难,这样就会丧失阅读的兴趣。

2.3教师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性不足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在对课外读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通常无法正确地选择有助于自己学习的读物,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对于学生课外读物的选取漠不关心,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所选择的课外读物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不到丝毫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开端,对于知识的掌握较少,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课外读物讲解,就会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准确掌握读物中的有用信息,这样也就不能使学生所积累的语句在语文写作中进行有效运用。

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3.1丰富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趣味性的课外阅读活动,做到课外阅读教学的多元化。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读,在课外阅读时创建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目标。教师应当在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指导性问题,达到以读促思效果。其次,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发挥教师的导读价值,还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在课外阅读中交流体会。第三,鼓励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发挥家长对提出孩子阅读能力的作用,为学生推荐家庭阅读的书目,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通过家长达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目标。

3.2强化阅读方法指导

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当中,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外阅读体验,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方法的教学指导活动。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带注音的寓言、儿歌、童话故事等方法,引起你年级学生在拼音辅助下阅读。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成语故事、科普读物、名著篇章等。教师还要根据小学生的特征给学生设置个性化的阅读方案,围绕着学生在阅读时处理生字,分析语句方面的难题给予指导,例如,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形成注意文本六要素意识,鼓励学生运用粗读、精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注意段落之间关系。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分享学生阅读体验,组织开展一系列的阅读辩论活动,设置阅读展示平台,好书展示板,达到促进学生阅读目标。

3.3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吸引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兴趣的内容。首先,应当建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互动关系,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阅读同体裁、题材和作者的文章,在一系列的知识背景下给学生推荐课内阅读好文。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空城计》后,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与诸葛亮有关的《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等篇章。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外阅读的文本摘抄活动,让学生摘抄精美的语句与大家分享,在班内适时读书大会,达到资源分享的效果。第三,教师还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适时给学生打印一些简短的小文,并且提出导读问题,达到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目标。第四,积极组织阅读实践,运用阅读竞赛和读书剧排演活动,让学生围绕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排演话剧。或者开展故事大王擂台赛活动,以便于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达到掀起阅读教学高潮的目标。

3.4优化阅读教学评价

实现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还要围绕着课外阅读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教师应当适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积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首先,应当以鼓励式的评价肯定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围绕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指导。其次,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阅读指导建议,促进这生在难易适当的课外阅读活动中积极阅读的信心。第三,还可以制作微课课件用于鼓励学生阅读,与学生在网络空间探索自主阅读的心得,并且鼓励家长录制学生自主阅读成果的展示视频,发到班级家长微信群,由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达到促进家庭阅读蓬勃开展目标。教师应当擅于运用鼓励的方式促进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4结语

总之,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科学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阅读中表现出的问题,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得实效,助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江红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6(29):33.

[2]赵秀萍.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考[J].学周刊,2016(17):48-49.

[3]赵爽.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学周刊,2016(09):169.

[4]郝彩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对策研究评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