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说”并举构建“立体”促进口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五“说”并举构建“立体”促进口语

焦喜红

焦喜红河南省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477150

摘要:本文提出了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采取多种途径,创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训练学生口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口语技巧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口语表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笔者在多年从教中认识到,提高口语需要立足于教材话题,五“说”并举,建构立体化的环境,促进高中生口语的发展。所谓五“说”,即“自由说”、“热身说”、“读后说”、“听后说”、“写后说”。

一、“自由说”,循序渐进,科学合理

《课标》指出:应重视指导学生在种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在英语课堂上,课前自由谈论三分钟是教师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策略之一,学生轮流在讲台上说英语,其目的就是给学生展示自我口语的一个机会。由于在没有任何参照材料的情况下,学生难免紧张和不安,因此教师要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有利于“唤醒、激励、鼓舞”学生,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二、“热身说”,引导有方,分组合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无论必修还是选修,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展开听说读写活动的。而且第一部分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热身(warmingup),该板块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看图讨论、情景听说、思考问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已有的知识,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该单元的话题。练习中的设问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带着问题,以探究的姿态投入该单元的学习,去获取新的信息,掌握新的知识,并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听后说”,先听后说,模仿复述,规范训练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其用意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比“说”重要。只有充分调动起耳朵,才能提高口语沟通效率;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是听的必然产物。有人说“十聋九哑”,究其原因,因为哑巴听不见,便无法去模仿,也就无法与社会上其他的人进行有声的语言交流。从这个角度看,“听”对一个学生是多么重要。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你听到了什么”,把听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这节课没有听,也就无法说。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听”这一环节,让学生会听,听出内容上的细微差别,听出语调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意思,听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从而领略文章深刻的内涵,为“说”奠定好基础。要想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在这里就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请注意是用自己的话,而不是照本宣章,把所听到录音的大意说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开动我们的大脑,提高真正的口语水平。

四、“读后说”,创设情境,多管齐下

课堂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生活天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阅读实践可以在质疑、讨论、评价、复述等环节中进行,这正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良好机会。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尤其是解疑的环节,就是通过互相讨论、议论甚至争论来求取真理、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并认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口语交际训练的策略。

五、“写作后说”,互惠互利,口头和书面共同进步

写作能使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要求学生用英语写周记,表述本周内感兴趣或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字数不求多,但尽量用学过的知识去写。对所写内容,老师不必逐篇去改,但要检查他们是否完成,同时对个别优秀文章要予以表扬,并口头朗读。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讲,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学好口语,没有坚强的毅力是不行的。我们应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多为他们营造一些浓厚的语言氛围。当他们取得一些进步时,我们应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坚持在运用中学习口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明显提高。同时,他们的听、读、写、译等能力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蒋文婕“新课程下加强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的课堂实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11期。

3、虞巧芳浅谈创造性复述.《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4期。

4、任美琴“利用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