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王凤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中心校王凤华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各阶段的阅读量从模糊到清晰,要求越来越明细。“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与其说“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不如说“读书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的认识到从小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任重而道远,不容忽视。所以我有意识地对我的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课外阅读校内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我平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为从中外名著中我们能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从童话寓言中我们能学到做人的智慧;从唐诗宋词中能领略祖国壮美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从散文小说中能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我还在班级中设立了图书角,我带头并发动每名学生捐赠一本内容健康向上的好书,每天学生课下可自由阅读图书角内图书,每周末可带回家阅读;有时亲自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阅读;每周设立一节阅读课,阅读内容完全是课外的;组织读书交流会、并评选班级读书大王;开展经典名言、警句、佳作书法展活动,并整理成集;自制书签评比活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等等。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提高阅读效果,还利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

二、课外阅读家里抓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在家里,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家庭的主战场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组织召开了“如何开展亲子读书”活动的专题家长会,会上除了我谈了对学生课外阅读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外,还邀请我们班三年来每天与经典相约,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快乐成长的同学们进行了汇报。如:朱强同学是一个与书为伴的孩子,书籍能把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帮他找到心中的答案;石蕾同学是个特别爱读书的女孩,“书让我幸福成长”是她的铭言,她沉浸在书香里,陶醉在故事中,在阅读中实现着她的梦想;刘飞同学“才知源海文始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增长了她的知识,陶冶了她的性情,提升了她的气质,她在书的浸润下,一路成长;吴迪同学是一个把读书当成生活的女生,“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是她鼓励自己前行的警句;另外我还专门安排几名孩子已经有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家长介绍优秀经验;建立家庭小书库以引导和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并定期交流读书心得;鼓励孩子和父母开展亲子购书活动等等。

三、课外阅读科学抓

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鲁迅先生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因此,我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那些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的思想健康,有教育性的内容为科学的首选内容,把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如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小说、童话、寓言等,像《十万个为什么》、《小兵张嘎》、《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小哥白尼》、《小雪花》、《小学生语文报》,为学生从量到质精选图书把好关;另外我还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使学生自主扫清读书的障碍;指导学生如何做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书是自己的,就可以做些标记,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读书时最重要的是把心放到书里,与书中的情节同落同起,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这样才会与作者产生共鸣。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欣喜的看到我的学生们不但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引经据典,才思敏捷,条理清晰,而且在语文习作上有话可说、可写了,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作文大赛,并获奖。学生也深深地感受到能与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是幸福的、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是温馨的、能够和伙伴们一起读书是快乐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引领阅读文化,让学生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我只是在浅浅的尝试着。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肩负起这份责任,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书海中走出奇迹,我期待着,我们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一定会阅读幸福、快乐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多读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路漫漫其道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